汉中第一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519|回复: 9

[养生交流] 人为什么会得病?其原因有三。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2-9-25 13: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所以会生病,有三大致病因素:

1)内因:是由人体自身所产生的、超过人体极限的,或者长期刺激人体情志的七种因素: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一般认为:过喜伤心;怒气伤肝;忧思伤脾;悲极伤肺;恐惊伤肾。预防办法:保持心态平衡。

譬如怒气伤肝,就会导致:肝气郁结(证见:两肋胀疼、心烦易怒、善太息、或 r f、少腹
胀痛、经前腹痛、月经不调、或见腹部症瘕“包块”等);肝脾不调(证见:胸肋胀痛、善太息、纳食减少、腹部胀满、大便稀溏、肠鸣矢气等);肝气犯胃(证见:胸肋胀痛、胃脘胀痛、呃逆嗳气、吞酸嘈杂、易怒、善太息)等等。他们既可单独致病,也可以混合致病,在人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后,如不及时治疗,就像一条大路越走越远、四通八达。

2)外因:一般认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是正常的,故统称为六气。所谓的“外因”,就是由六气侵犯人体、超过了人体的抗御能力,或者长期刺激人体,或者个体的抵抗能力减退,六气对人体所造成一定危害的六种致病因素:称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另外,还有瘴气、疠气、毒气、废气、噪音、电磁波等。

“六淫”也可以单独致病,亦可联合致病。譬如风寒湿侵入人体,中医称为“痹症”,痹即闭阻不通的意思,当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三气杂至之邪侵袭后,气血被邪气所阻,运行不畅,就会引起肢体、关节、筋骨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等一类疾患。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分,还有热痹等。属于现代医学(西医)的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范畴。

3)不内不外因:即过度、或不及、或不妥的饮、食、起、居、劳、逸所伤,以及虫、蛇、禽、兽、外伤等致病因素。

譬如这个“饮”字,各种酒、各种饮料、各种茶水,我们饮用的时候没有想过,或者也不知道它对身体的利害关系?假如什么都饮、什么都吃,顿顿都离不开肉食,尤其是喝酒,对我们的身体就没有什么好处。酒精肝、脂肪肝、糖尿病真可谓患难兄弟。有的人长期不饮水,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好处,我们需要的是适可而已。起居、劳逸亦是如此,我们长期甚至日夜坐在电脑旁边玩游戏搞娱乐,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朋友,就有面色焦褐、眼圈发黑、失眠多梦、头昏眼花、记忆力减退、肢体乏力的体会。

俗话说:“有防无患”,《黄帝内经.素问》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的防御关系。这里我们重点讨论和研究的是,我们生活的内在环境、外在环境、内外兼备的环境,都是大自然的自然存在,只要我们认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掌握和尊循及运用这个自然规律,我们就能健康长寿,否则,它们就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危害。假如能够把握好这个自然规律,癌症患者,也有携癌生存36年的先例。

总而言之,以适当为度。中医认为:无病防病,既病防变。背叛自然规律我们就会生病,顺从自然规律我们就会健康长寿。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才有治病防病的可能和能力。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2、道家认为:背叛自然就会生病,顺从自然就能健康长寿:

1)、看小儿歌

小儿有病令人怜,全仗医生仔细观。令人抱出光明处,先将面部用心看。额属心兮颏属肾,左肝右肺两腮前。鼻乃脾经为主宰,五经辨色要心虔。白者气虚黄有积,赤者为热青主寒。鼻塞声重伤风重,眼下青色主饮痰。口唇赤白阴阳判,赤者胃热白者寒。虫积唇内生白点,疳气鼻燥体态干。有痛啼哭总不止,有积襁褓不耐烦。抱出贪凉欲赴冷,此乃内热使之然。若是当风即畏缩,必是伤风与阴寒。鼻冷疮疹耳冷热,遍身发热是风寒。手足心热口发渴,纹沉食积是真诠。若是下午手心热,阴虚盗汗夜生烦。倘若手指稍头冷,便是惊风一例看。只有中间一指热,小儿一定是伤寒。中指微微独自冷,定然麻痘恐相缠。复看指纹记歌诀,浮沉色气审的端。要看指纹风气命,三关内推细心研。三关寅卯辰部位,病之吉凶在此间。初起风关病无碍,气关纹现恐缠绵。乍临命位诚危急,射甲通关命难全。指纹何故浮然样,邪在皮肤病易蠲。忽而关纹沉沉状,已知入里病盘旋。身安脉纹红黄色,紫脉为热红伤寒。青主惊风白疳疾,三关见黑命恐难。伤食弯外青兼紫,脉纹弯内是风寒。腹痛纹入掌中里,色淡气弱禀先天。关纹滞涩皆因积,邪遏阴营卫气连。食郁中焦风热炽,不行推荡病何迁。

复诊掌后关中脉,浮沉迟数审的端。七至八至为数热,四至五至为迟寒。浮脉主表病在外,沉脉主里病内潜。数脉六至腑有热,迟脉三至主脏寒。浮而有力风与热,无力气需宜培元。沉而有力痰食积,沉而无力气滞间。迟而有力痛难禁,迟而无力是虚寒。数而有力本实热,无力疮疡恐熬煎。若要分别阴阳证,气息冷热用手探。口中气热小便赤,舌黑必燥下为先。气微便清手足冷,参芪桂附妙如仙。再看胸腹坚与软,虚实此中可细参。脾胃本虚中气弱,四君六君选用焉。此是儿科真妙诀,神而明之世称贤。

有人认为:小儿指教,但以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用之不尽矣。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2)、中医摄生

第一节、人为什么会得病

人为什么会得病?《内经》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然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疾病。若起居无节,酒色过度,可损伤人体正气,导致各种疾病。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才是长生之法。

病是自家生,由于社会、家庭、工作原因;自然环境;遗传因素;劳逸失度;饮食卫生;七情与六淫不及或太过,都是重要致病因素。以七情与六淫不及或太过致病为例;

一、七情,就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中医认为它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生理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直接致人于病的。但是,倘若情志活动剧烈、过度,超越人体能够承受的限度,并持久不得平静,那就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导致全身气血紊乱。

七情致病,可分内因致病和外因发病两个方面。

内因致情志病以神伤,脏、精、气、血、阴、阳亏虚,恶梦惊骇,郁邪内扰发病。外因诱发情志病以情绪刺激,六淫内扰,环境变迁,劳伤,跌扑损伤等扰乱神府,发生情志病变。

七情的致病特点,七情发病,极其广泛;七情外发,首先扰乱气机;七情内发,精气先虚;七情发病,首伤属脏;有反复性;有兼夹性;有周期性;与气候相关;有传变规律;淫情交错;郁情不离;加重痼疾;疠害危笃。

七情调摄,古今养生家和医家都非常重视对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的调摄,以此作为健身益寿或治疗疾病、促进药效的手段。《内经》总结出“恬淡虚无”的调摄法,指出人们若能保持愉悦安静,虚怀若谷的精神面貌,遇到意外事件能正确处理,自解、自语、自悟,才能颐养真气,却病增寿。

    内因致情志病;   

  1.神伤 神来源于父母之精的交合。

当胚胎形成,生命之神也就开始孕育,藏于脑中,靠后天饮食营养物质不断地滋养,因而保持取之不完、用之不尽状态。《黄帝内经》将神分属五类,所谓神、魂、魄、意、志,在名称上有所不同,实际上都是神的类属。若脏、精、气、血、阴、阳亏虚,不能上营于脑,供神明之用则神虚,神虚则病发情志病变。 “神虚则心志颠倒。”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又如情志刺激,亦首伤神府,发生病变的说法。“思则心气上通于囱,脑髓实则思易得,过思则心火烁脑”, “喜怒哀乐则神虚”。指出情志发病与神府密切相关。

    2.脏虚 五脏储藏精气,上濡神府,化为五志。

“人有五脏,化五气, 以生喜、怒、思、忧、恐。”五脏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精气的储藏和情志变化。“五脏皆小者,少病,若燋心,大愁忧;五脏皆大者,缓于事,难使以忧。”又说:“心高则满于肺中,悗而善忘,心下则脏外,易伤于寒,易恐以言。”从生理上指出了情志由五脏精气化生,五脏大小高低 与情志病密切相关。

    3.精亏 人体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是人体神志生成和情志变化的重要物质。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 “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指出精是神志的生成物质,神是由精气反映出来的。精气不足则神失滋养,五神失藏,则易出现 “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 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等精气亏虚所致情志病变。

4.气虚 气是神的生成物质,直接关系着情志生成和情志变化。

“气乃脏腑之大经,为动静之主,故曰神机。” “气者,精神之根蒂也。”气盛气衰都直接反映在情志变化上,如心气不足,心神失藏,多表现神志恍惚、悲伤;心气实则神气内动,多表现 无故喜笑等。若肝气不足,肝魂失藏多表现疲乏无力,善惊 易恐;若肝气实则肝气内动,肝魂不宁,多表现急躁易怒等。

    “今时之人,逆于生乐,起居无节……以妄为常……故半百而衰也”,这里明确指出,把妄作妄为当作正常的生活规律,只活到五十岁就已显得很衰老了。所谓妄作妄为,是指错误的生活方式,它包括范围很广,如劳伤过度,房劳过度,过于安逸等等。更重要的是现代人条件好起来了,房劳肯定随之增加,而容易过度。过早的性行为,早孕、多产都直接消耗真“水(精)”,也就是消耗了属于“水(精)”的最精华物质,于是人体属于“水(精)”的功能就会降低。这个真水如果不是通过房劳而消耗,就会部分转化为“火(气)”去加强心脏的功能,心脏的功能得到加强,全身各处能得到充足的能量,人就不容易生病。实际上完成生育后,对于养生来说,房劳就可免。现代医学主张节止房劳,这是有道理的。这个世界物质太丰富了,人的欲望往往比较强烈,难以自制,但是人的欲望多,同样消耗人体中属于“水(精)”的精华物质,精神耗散。男子泄精会没有力气,因身体之精华的耗损,没精可以化气,所以产生不了力量;女人在行房事时,或排卵期,会分泌黏性的液体,乃为身体营养的精华。

养生家把情绪调节作为治病的良药。医家更重视调节情志,将七情调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是预防和治疗虚劳大病的根本之点。大凡病原七情而起,仍须以七情胜服化制以调之。 

二、六淫致病

六淫之一,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

    风为百病之长 ;风邪为六淫病邪的主要致病因素,凡寒、湿、燥、热诸邪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外感风寒、风热、风湿等。所以风邪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古人甚至把风邪当作外感致病因素的总称。

六淫之二;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六淫之三;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暑邪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暑多挟湿,常兼见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泻而不爽等湿阻症状。

六淫之四;湿为长夏主气。夏秋之交,阳热下降,氤氲熏蒸,水气上腾,潮湿充斥,故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外湿和内湿虽有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伤于外湿,湿邪困脾,健运失职则易形成湿浊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

六淫之五;燥为秋季主气。以其天气不断敛肃,空气缺乏水分之濡润,因而出现秋凉而劲急干燥的气候。燥邪外感途径,多从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燥邪为病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结合而侵犯人体,则多见温燥病证;深秋又有近冬之寒气,燥与寒邪结合侵犯人体,故有时亦见凉燥病证。

六淫之六;火热为阳盛之气所化,故火与温热常可混称。但火与温热,同中有异,热为温之渐、火为热之极,热多属于外淫,如风热、暑热、湿热之类的病邪;而火则常由内生,如心火上炎、肝火亢盛、胆火横逆等病变。火热为病亦有内外之分,属外感者,多是直接感受温热邪气之侵袭;属内生者,则常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阳气亢盛而成。此外,火热与心相应,心主血脉而藏神,故火热亢盛除可见血热或动血症状外,尚可见火邪扰心的神志不安,烦躁,或谵妄发狂,或昏迷等症。

人为什么会得病,生活中以七情与六淫致病为主。但是,人的生老病死又是天经地义的事,病与死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写,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 ……

中医学在对衰老、疾病原因的认识上,除了七情太过、六淫致病之外。三元理论认为:“疾病万千,不离三元。何谓三元?毒郁虚”。

  三元医学理论认识疾病,认为世界的万千疾病的病因、病机、辩证、治疗,不离三个字:“毒郁虚”。

  毒就是有热了,上火了,血热了,湿热,伤风、伤寒了。有菌性炎症、无菌性炎症,造成身体的肿胀、渗出、疼痛和器官损害坏死变性的改变。

  郁就是身体的各种不流行、不通畅、即郁滞不通。包括气、血、痰、湿、食、水在体内造成的不畅或堵塞。气滞则胀,血滞则青或疼痛,痰阻则难咯或出现神志病变,湿盛则沉重,食积则不消,或大便艰。水停则胀如腹水。

  虚就是不足,即气血阴阳的不足。气虚无力,血虚则无华色,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

世界的万千疾病 ,有毒了,不通了,虚弱不足了,除此三者,没有别的病。无毒无虚腑脏经络通畅,则无病。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中医医学的整体观念,治病时辨证论治,要分清毒郁虚。整个自然界是一元,一元产生阴阳二气(即自然界相互对立又依存着的两种属性,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从阴阳的二元论到毒郁虚的三元论,才更适合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三元论能统领疾病的各种辨证方法(阴阳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八纲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任何以一种辨证方法和其它辨证方法割裂开来,或者以一种经典理论(如六经辨证)来限制和阻止其它医学理论的发展,都是非常错误和不得人心的。

三元医学理论的毒郁虚之间,也存在不可分割的辨证关系。也不能把毒郁虚完全割裂开来。即毒中有郁有虚,郁中也有毒有虚,虚中也可以有毒有郁。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三中有一,或者三中有二,才能完整系统的认识疾病。

中医重视脏腑功能和精气神的作用,又很强调阴阳协调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肾阳亏虚、脾胃虚衰、心脏虚衰、肝脏衰惫、肺脏衰弱、精气衰竭、阴阳失调等等致病因素有关。同时,病也是自己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将近一半的人有病时自己买药解决,有三分之一的人则根本不理会任何“小毛病”;许多上班一族的疾病被拖延,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一些疾病被药物的缓解作用所掩盖而积累成大病;不吃早餐或者胡乱塞几口已成为普遍现象;一部分人很少和家人交流,在缺乏交流、疏导和宣泄的情况下,这部分人群的精神压力与日俱增;上班时的人一年四季除了外出办事外,几乎常年窝在空调房中。“温室人”的自身机体调节和抗病能力多低下;睡眠时间不足的人经常不能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另有好多人经常失眠;人每天使用电脑超过8小时。过度使用和依赖电脑,除了辐射外,眼病、腰颈椎病、精神性疾病在办公室群体中十分普遍;三餐没有规律,有超过1/3的人不能保证按时进食三餐,确保三餐定时定量的人不满半数。

     人的疾病多是由自己造成的,除了上面所讲应牢记之外,人生四惑(酒、色、财、气),酒可乱性;色为万恶之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百病生于气。五劳(久坐、久视、久立、久卧、久行),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久坐伤肉,久行伤筋。病有四层,肌肤受邪;经络受邪;脏腑受邪;病入膏肓。看来人的疾病不是好色便好酒,私心杂念从此起,一切外物俱能诱,诱出元神不当家,大病小病齐来找。

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与死亡的一系列过程中,人类的机体在生长发育完成之后,便逐渐进入衰老(或称衰退)的过程,是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怎样叫我们有限的生命得到应有健康与快乐?此书会告诉你一种易想不到的答案。

我们要健康,我们要找回健康。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节、人怎样不生病

《素问》;“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人怎样不生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更应该养心神,志闲、少欲、宽容、善良、乐观;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身体不舒服应及时正确有效的药物治疗,为了尽快摆脱当今亚健康状态的困惑,建议这些人找一下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的思想,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重要医疗原则,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没有出现任何躯体、心理疾病特征时就应该注意是否患有潜在性的疾病,采取积极的措施,如体检、养生、提高身体素质等,防患于未然,才是人不生病的第一条件。

当一个人出现下列症状,应警惕身体健康状况的可能,应及时得到中医的咨询和治疗。



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养生之十二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此十二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目不欲视不正之色,耳不欲听丑秽之言,鼻不欲向膻腥之气,口不欲尝毒刺之味,心不欲谋欺诈之事,此辱神损寿。又居常而叹息,晨夜而吟啸,干正来邪也。夫常人不得无欲,又复不得无事。但当和心少念,静身捐虑,先去乱神犯性,此则啬神之一术也。《中经》曰∶静者寿,躁者夭,静而不能养,减寿;躁而能养,延年。然静易御,躁难将。尽顺养之,宜者则静亦可养,躁亦可养。

人应该避开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做到“清心寡欲、恬淡虚无”,这样真气才能够正常运行,人才能够健康长寿。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对这段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越体会越觉得深奥。尤其是“恬淡虚无”是指心胸开阔,将一切都看得很淡,不斤斤计较,这样一来,体内的精、气、神就会顺畅地运行;“精神内守”是指人心无杂念,不受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的诱惑,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又怎么会生病呢?

    那么,什么才是健康长寿真正的不二法门呢?我认为就是“恬淡虚无”、“精神内守”。我们见过吃素的人长寿,见过吃肉的人长寿,见过喝酒抽烟的人长寿,见过不爱运动的人长寿……但是,你见过一个斤斤计较、心事重重、杂念丛生、心胸狭窄的人长寿吗?

     中医强调“上工守神,下工守形” 。神是什么?神是无形的东西,是人的精、气、神,就是人体内的阴阳之气,《内经》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的精、气、神运转正常,人就很健康;精、气、神消失了,生命也就终结了。所以,一定不要忽视了自己体内的真气。如果你不关心它,它就会发脾气,就会报复你,让你疾病缠身。它会让你患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总之,你哪儿最薄弱,它就在哪儿兴风作浪。如果你真心地呵护它,像恋人一样关爱它,它就会对你百般温柔,极尽体贴。

     “上工守神”,就是要守住人体阴阳之气的变化。“如果不了解脏腑的经络,一开口,一动手,便会出错。”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得了病怎么办

《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又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究其原因,是由于“阳化气,阴成形”,而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化气与成形,是生命本质自身中的矛盾,阴阳两个对立面是不断斗争的,又是统一的。化气与成形,互为消长;任何一方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另一方受损。但二者又结合于生命的统一体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阳气化为阴精,阴精又化为阳气,否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如此说万病不离阴阳。

得了病后首先要运气好,能找到一位医德高尚的大夫;其次是自我养生。

中医中药才是所有疾病的克星,首先我们要明白,中药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这三大类。其药物的药理作用就用药物自已的药物成份,来纠正人的偏盛和偏衰。这样才能达到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作用。

药物作用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就是用来调节疾病的动力。那么药物在和机体结合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合理进行药物配伍,配伍后的药物和机体病理结合时,一定要作到天衣无缝隙的境界,这样药物才会在机体里产生最好治疗的效果。就配伍方面,要整体用药,五脏六腑同时给药为最好,传统用药观念,都是单一脏腑,和对疾病发生的症给药,这些都不是最佳给药途经,而最佳的给药途经,就是“整体用药”也就是五脏六腑同时给药。比如一个,风湿病患者,你只用“除风化湿,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是没有多大疗效的啊。而此时你唯一要采取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温里散寒,通阳化气,除风化湿,活血化瘀”。

疼痛最简单的说不通,有瘀积阻滞,影响了血液和津液不能正常运行,不能营运周身,供机体然烧,这样就发生了疼痛了。而血在机体运行,不是靠活血才能加快血液的流速,最重要的,是要五脏六腑的健康健运的工作,和血液的温度。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众所周知,“热胀冷缩”的物理反应吧。热温度高,血液的颜色就会鲜红,血液的粘稠度就会低。这样的血液在体内的流速就会加快,血液和津液在体内营运加快后,那么机体细胞的营养就会提高。机体的营养提高后,脏腑无形中就会健运,脏腑健运健康后,自会把体内的疾病自然分解和消化,这样人体也就健康了。

中医有九不治之人;1、不信中医而相信巫术的人;2、不能忌口,阴虚的人不能忌辣,阳虚的人不能忌凉;3、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愈后必须节制房事;性生活伤精,又失阳气;4、自以为是的人,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6、懂一点简单中药,对处方指指点点的人;6、不听建议的人,以为吃药就好了,比如:肝硬化是由喝酒引起,吃中药后,仍然不戒酒,如何会好;肾病的人不忌性生活; 7、有疾病乱投医的人不要治; 8、为人骄傲任性,不讲道理;9、不爱惜身体,却拼命追求财富的人。

对于慢性病来说,药物治疗与情志疗法要并重。也就是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此法起源于《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情志相胜治法;喜伤病治法、思伤病治法、怒伤病治法、忧伤病治法、恐伤病治法 、悲伤病治法、惊伤病治法。

    情志转移治法:情志转移法、精神支持法、改善环境、合理疏导、悦情开怀。

心理治疗亦即七情治疗。《内经》中有关心理因素的论述相当全面和丰富。要进行心理治疗,首先应明确心理因素在养生保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无作用,有多大作用。对此《内经》肯定心理治疗作用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们的寿命及患者的夭亡。《素问》谓:“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可见《内经》对心理(精神)因素在养生及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论述是精当的。其次,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要始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故《素问》特别强调“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

    七情既防病又治病:喜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怒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思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伤神损脾,可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则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忧忧伤肺,类似于思。

悲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用药不辨证就等于在火上浇油。配合适当护理,调节饮食起居,勿犯禁忌,以免致病因素再伤内脏。同时在精神上清心寡欲、安静平和,就能使气机正常运行。《内经》提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等论点,都说明在一定的范畴内《内经》把心理因素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可见《内经》对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极为重视的,其诊疗之法对现代仍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价值。

人的病情会根据环境、性格、七情的变化而变化,药方也要变而变之。中医中药的主要特点是具备“治、调、养”三位一体的修复作用,可以标本兼治。有的患者能迅速感到明显的效果,长期服用后更能体验身体的惊人变化。当然,人体一定会有差异性,不同人的反映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所得到的效果越显著。慢性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的质量,中医中药对治疗慢性病起着重要作用。

我认为多数慢性病是因为七情与六淫所伤,最后累及肾精,肾精则亏,五脏则虚。所以在治疗上主要调理情志,养肾保精为主。“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配合,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中医常说:治病必求于本,治本和治标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疗法则,必须明白标本,才能在治疗上决定轻重、缓急、先后等措施。本就是根本、根源,治病必须重视根本,找寻根源,了解其所以然。也就是治病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的解决了,次要的自然迎刃而解。因而有祛邪扶正和扶正祛邪两种说法,认为扶正则邪自去,邪去则正自复。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有矛盾,其实都是从根本上出发,因虚而致病自以扶正为主,因邪而致病自以祛邪为先。祛病五难:名利不灭;喜怒无常;声色不去;欲望不绝;食味不节。

这说明“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人类只有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因人、因时、因地进行防病治病,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

得了病怎么办,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这就是《素问》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当体内的各种脏器每天都能吃得饱,干劲就十足,工作就干得好。而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还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时间一长,各脏器由于供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

  心脏没吃饱(供血不足)就会心慌、气短、胸闷,这时,特别想休息,就出现了间歇,心跳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慢,心就开始痛。这是在提醒你,它饿了、累了,你没管它,或者只是给它吃了一些扩血管的药物,可根本原因并没有改善。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后危及生命。

  大脑没吃饱,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因远端末梢的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而干瘪、闭塞,继而出现脑缺血、脑梗塞,时间一长,脑子开始变“瘦”,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也开始发生。

  肝脏吃不饱,这个“人体化工厂”的工作量就开始萎缩,以前吃一斤肉,它都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时没劲干了,只好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形成高血脂。

  肾脏也是一样,没吃饱,它担负的排毒工作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此,身体内的各种毒肯定就不能及时排到体外,就容易引起尿酸、尿素过高。

  胰腺也是一样,吃饱了就能奉献给人体充足的胰岛素,没吃饱时,糖不能被正常代谢,多余的糖就存留在血管里,血糖自然增高了。

  所以,血的重要性是食疗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只要食物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就能保证人体内血的质量和浓度;保证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能让人血量充足。要记住,食疗的重要性是贯穿人一生的,也是要落实在每天的每一顿饭上面的。

    气是什么?“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是用来形容气血关系的最常用的一句话。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着,中医学以气的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推动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体的气,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元气,又称“原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以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贯注于心肺之脉,与呼吸及循环密切相关。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中。卫气,有保卫的意思,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活力特别强,流动迅速,运行于皮肤、肌肉、全身内外上下,能护卫肌表,温养脏腑,并调节汗孔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恒定。只有温度才决定生死,

水在我们人体的表现形式就是血液,它滋养着我们全身,当温度降低时,血液流速减慢,就出现滞涩、瘀堵,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会凝固,人就面临死亡。使血液能流动起来的动力是温度,它使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让生命获得保障。

    中医所说的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所组成,而其中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都能用温度轻易地解释。先天之精气其实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称做“纯阳之体”,就是因为肾气足,肾气足就说明火力旺,代谢旺盛,总是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而老人肾气衰了,体温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环代谢也就减慢了,身体逐渐衰弱。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一片黑暗,这样,生命就要停止。”

  对于肾脏,中医里永远只存在着补,从没有泻的说法。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只有通过不断地、适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让肾火烧得长久而旺盛。肾就是人的根,就如大树的树根一样,只有从根上施肥、松土,才能生长旺盛,只要树根能不断吸收营养,才能牢牢地扎在大地更深、更远。就是大树给吹断了,只要有根在,还会发新枝、长新叶。人也是一样,只要保住肾,也就是保住人的根,人就永远健康。

    而给人的根不断补充营养的、添加燃料的,让肾火不灭的就是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是脾胃把食物化成了充足的血液,这就是我理解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补气就是补肾、暖肾、保暖、去寒,气血充足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足、质优、肾气足、基础体温偏高、各脏器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气血两亏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少、质劣、肾气虚、基础体温低、各脏器功能低下、代谢缓慢、血脉运行不畅。所以,补气的目的就是让身体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宗气,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鲜空气。这样人才能鲜活地立于天地之间。

但有生必有病与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要学会摄生,永远健康,永远充满活力。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5: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节、怎样学中医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医。”

学医第一是学医德、其次学医术、学修心、学做人。习医者“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推究剖析,舍短用长。”“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初学中医者不能不知中医四大经典。

《难经》是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该书以问难的形式,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理、营卫、俞穴,针刺等基础理论,同时也列述了一些病证。该书以基础理论为主,结合部分临床医学,在基础理论中更以脉诊、脏腑、经脉、俞穴为重点。其中1~22难论脉;23~29难论经络;30~47难论脏腑,48~61难论病;62~68难论俞穴;69~81难论针法。书中对命门和三焦的学术见解以及所论七冲门(消化道的7个冲要部位)和八会(脏、腑、筋、髓、血、骨、脉、气等精气会合处)等名目,丰富和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该书还明确提出伤寒有五(包括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并对五脏之积,泄痢等病多有阐发,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全书内容简扼,辨析精微,在中医学典籍中常与《内经》并提,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古典医籍之一。有多种刊本和注释本。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张仲景(公元150年-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人。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初学中医的秘诀在于背诵,不但背歌诀,还要背经典著作的重要原文,要养成背诵、默读的习惯,背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熟读深思,一篇文章能够反复不断地熟读背诵、深思联想,这不但能够加深记忆,而且能够悟出其中奥妙,领会其精神实质。同时还要注意勤查、勤写、善思,即遇到古典医籍中的生字、难词及文义有不明之处,随时查阅字典、辞典,并参考历代名家注释,对其不同学术见解,进行比较,以求领会其精神实质;勤写即勤于写卡片和心得笔记,每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一个病证都应记下自己的收获、体会、见解。对问题还要善于思考,归纳分析,提出个人见解。

打好基本功,而后循序渐进,浏览群书,兼及诸家,有了渊博的知识,视野宽阔,进而在某一专题上搞深入的研究,古代成名医家,多遵循此路。总之:医海无涯,在医学上没有什么捷径,只有下苦功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望习医者以勤为径,以苦作舟,登高望远,乘风破浪,绝达彼岸。

学习中医诊断疾病,决断生死,不论望色、辨神、察舌、切脉、审证,都要着眼于整体,了解全身的变化情况,如精神的得失,四肢的寒温,色泽的荣枯,舌色的死活及脉象的虚实等。而且还须结合自然变化,昼夜变化,四时气候变化以及年、月、日、时变化等对疾病的影响,以窥测病机,决断生死预后。医者站在宏观角度上,将这些信息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进行望、闻、问、切。归纳分析病情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样分析所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人体整体功能失调和高度概括。而这些活动的、不断变化的信息,却往往是现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时所不够重视甚至忽视之处,但它却正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独特和科学之处。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

学中医学养生为主,防病抗衰,重在保养精气。因为人的生长、发育、壮盛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全赖此“精”在发挥作用。古代养生家非常重视保养精气,教导人们通过养生之道,使精不妄耗,化生有源,永远保持精气充满。这样就可以增强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此即《素问》所谓: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道指养生之道。又谓积精全神,益其寿命。《千金要方》谓:凡精少则病,精尽则死。可见保养精气的重要。通过什么途径来保养精气,促使精气旺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应在这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与阐发。

学验舌诊脉的方法,知药性,有了药性心有定。某药入某经,某药治某病。或是温,或是凉,与某症相对,某药与某病相称,某脉与某症相应,则治病自不难,为医学入门之阶梯。

看病药性要分清,入手诊脉精又精。治病一定有主药,不用主药便是错。各药各有温凉补泻理,各经各有寒烈虚实症。学医者,每多药性不熟,脉理不精。难成良医。“上工治未病,望而知之;下工治已病。”学医不如说是“悟医”。

此书将告诉你以调“精气神(心)”为主的养生祛病之法,反复说明儒、道与医在修身养性方面均以调“精气神(心)”为前提。学医之道,悟养生之法。做苍生大医。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7:0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节、怎样做中医人

医,“医,治病也”。《回春录》云,“医者,生人之术也”。《万病回春》云,“医道,原为活人。”说“医生”这一词,就是治病活人。将此作为行医者的通称,无等级与贵贱之区别。

孙思邈以“精”“诚”二字为教导。他说,“学医后,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明代医家徐春甫说:“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意思是说,对医术不精者,可以误伤及杀人。所谓“病有微而丧命,势有重而治愈,精微区别,全在医者。技术低劣可以治患者死,“精”“诚”者却能化险为夷,使重危病人得救。

医 ,仁术也。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古人将医学道德规范为“仁”和“爱人”的关系。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古人更将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密切相联。救死扶伤,时刻为病人着想,干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的医德风范,对今时之人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传统医德闪耀着人性与理性的光芒,崇尚“生命至重,惟人最尊”的信念;倡导“医乃仁术、济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医贵乎精,仁术济世”的精神;恪守“贵义贱利,自正己德”的准则;努力去做“苍生大医”。古人认为,要使医术专精,又须安贫乐道,不慕荣利。一个计较报酬,唯利是图的医生,是不会顾病人安危的。应是“贫富有悬殊,药施无二。”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重视医德修养,尊重职业道德,忠于职守,竭诚为病人诊治应该是有一个道德标准的。医者一身系着病人的安危,切忌粗心大意,敷衍塞责。探脉诊舌,问起始原因,忧患饮食之节,起居之度,或伤于毒,应尽察细毫,切不可花言巧语地口头应付,或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攻其一关,不顾其它,往往会导致旧病未除,新病复起的不良后果。

历代名家都认为医学是仁术,对病者要关心、体贴,做到竭诚尽智,全力救治。孙思邈主张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他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不分亲疏贵贱,把所有的病人都当做自己的至亲好友看待。当医生的应摒弃一切私心杂念,不问年龄老少、容貌美丑、聪明愚蠢、属何民族、性格特点,都要精诚诊治。

元代朱震亨主动去贫病之家诊治,尤其照顾“困厄无告”的病人。相反,对于那些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豪贵,不仅不予逢迎,而且藐视。治病贵速,一发千钧,凡病家有请,就不顾艰险疲劳,立即出诊。孙思邈对于求治的患者,总是有求必应,做到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

人们常说“聪明人学不好中医,只有智慧的人方能成大器”。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内观,就是悟性。定下心来,有悟性才有智慧。《内经》就那么几篇,你读了一遍,甚至背了一遍,但你真正懂得书上所说的话了吗?如果你不是一个有慧根、有悟性的人,根本就读不懂《内经》。李时珍说,只有内观才能理解经络,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学中医的人一定要时刻牢记。

     中医把脉开方也需要灵感,需要创造,有时这种灵感和创造是不可复制的。一张处方就是一篇文章,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修辞手法等都一应俱全,高明的医生开出的药方思路清楚,主题突出,详略得当,君、臣、佐、使各得其位,和谐统一,疗效自然就好。而有的医生不明白这个道理,好药贵药一齐上,高、大、全,这种处方对人体的伤害极大。

     学好中医需要悟性,因为中医是一门艺术;学好中医需要智慧,因为中医是一门哲学;学好中医同样也需要阅历,因为中医是一门人生哲学。

     孔子说五十岁之前不要读《周易》,因为没有人生阅历,没经历过苦难,你是读不懂《易经》的,读了也是白读。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后,开始潜心研究《周易》,终于大功告成。其实,学习中医也是这样,没有人生经验是学不好中医的。因为中医不只是一门科学,而更是一门人生哲学,没有人生阅历肯定悟不透中医。为什么大家看病总愿意找老中医呢?这不仅是因为老中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在于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些阅历能帮助他领悟中医的玄机,在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

只有自己或看到亲人经历过病痛的人,才能成为大医;才能学成大医;捂出大医。如古代的医学家孙思邈,从小体弱多病;医圣张仲景的家族在两年内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伤寒,写成了伤寒论;补阴派朱丹溪早年丧母;清朝傅山中年丧妻。他们都能忍痛发奋习医,写出了千古“一医”。

继承和发扬传统医德,以为方便贫苦患者着想的精神,舍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推荐“贱价草石”而“易得”的良药,关注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孙思邈曰:患者如至亲,同行勿相轻。他认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何等高尚的医德,何等景仰的修为。而如今看看我们的医德医术,医院里的“高干病房、高价房间、走廊病床,”病人与病人相待的差距,还有在中国当今的医界,那些“拉开肚皮要红包”的医者,认“富”为父的医风,有何感想?“不死于病,乃死于医”的人越来越多,药品、食品的安全已经在毒害着我们的身体了,所以今天的我们应该更好地展现古代伟大医药学家们高尚的医德、医术、医风,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为人类与社会发展尽一份力量。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临死之前,曾谆谆告诫他的儿子说:“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书万卷,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铒为刀刃也。吾死,子孙慎勿轻言医。”这段话是值得令人深思的。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7: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节、房事与养生

房事,又称为性生活。房事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和生命的规律,采取健康的性行为,以防病保健,提高生活质量。性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有人把性生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一起列为人类的三大生活。

房事养生,又可称为性保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房事活动体现了一个阴阳整体的观念。其主要目的在于保精、致气、还精、补脑。“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人道有不可废者”。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男女相需好比是天地相合,若男女两者不合,则违背阴阳之道。《玉房秘决》中谓:“男女相成,犹天地相生,天地得交会之道,故无终竟之限。人失交接之道,故有夭折之渐,能避渐伤之事而得阴阳之道也”。由此可见,房事生活本乎自然之道,这是养生延寿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性爱中的“七损八益”,“七损八益”的说法由来已久,最早载于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早期墓葬竹简古医书《天下至道谈》。它说的是七种有损身体的性行为和八种有益身体的性行为,是中医房中术将房事活动与养生紧密结合的重要概念。

  历代医家多以“七”为女性生理特点之数,如二七(14岁)时月经初潮,七七(49岁)时经尽;并以“八”为男性生理特点之数,如二八(16岁)时开始遗精,八八(64岁)时精尽。古人认为,性爱如果“不能用八益,去七损”的话,那人到40岁时,生理机能就会减半;50岁时,生活起居能力易衰弱;60岁时耳不聪、目不明。如果“去七损以振其病,用八益以贰其气”,就能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壮,壮年人不致衰老,日常生活安定愉快,皮肤细腻平滑,身体轻便灵活,甚至不会有多汗、喘息等病症。

  具体说来,七损包括:

  1.闭,指男性精道闭塞不通,或无精可泄,或房事中阴茎剧烈疼痛。

  2.泄,房事中汗出不止。

  3.竭,房事没有节度而导致精气枯竭。

  4.勿,阴茎不举却硬行房事。

  5.烦,性爱中呼吸急促带喘。

  6.绝,没有欲望时勉强行房。

  7.费,性爱时急速图快。

八益则是:  

 1.治气,每天早晨起床后正坐在床上,伸直脊背,放松臀部,收缩肛门,可以引导体内的气下行。

  2.致沫,也就是吞咽口中的唾液,保证呼吸通畅。

  3.知时,房事前夫妻应相互爱抚、嬉戏,等双方都有了强烈欲望后再行房。

  4.蓄气,性爱中,双方应放松背部,收缩肛门。

  5.和沫,性爱不能过于粗暴,要尽量轻柔、舒缓。

  6.积气,性爱时,男性要放慢动作,每一步都稍有停顿,以便女性充分体验。

  7.待羸,高潮将至时,男性应弯曲背部;射精后,男性要等候一会,不能自顾自地结束。

  8.定倾,在阴茎没有完全疲软前抽出,且双方在房事后都要清洗下身。

  现代医学认为,古书中所提及的性爱前男女双方应有充分的性唤起,绝对不能勉强行房,房事后认真清洗,以及房事有节制等观点,完全符合性保健和性卫生的要求。现代人也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正常的房事生活是人类天性和生理之需,也是生活情趣上不可缺少的。禁欲既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也是违背人类天性和生理规律的。因此,如果不适当地抑制性功能,会引起一定的病理变化,带来许多疾病。但“阴阳不交,则生痛瘀之疾,故多病而不寿。正常的房事生活可促进和保持健康的心理,它可以疏散心情忧郁、苦闷和精神压力,预防疾病和不良行为。

“欲不可纵”,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要点之一。一是纵欲,一是禁欲,一是节欲,前二者走向极端是有害的,而“节欲”则是辨证地提出性生活的适度、节制,于人体有着重要养生意义。正如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杀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这些话告诫世人,房事应该有所节制。

节欲保精是抗衰防病的重要一环,这在古医籍里到处可见,如《素问》说:“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充足,五脏六腑皆旺,抗病能力强,身体强壮,则健康长寿。反之,肾精匮乏,则五脏衰虚,多病早夭。节欲保精对于中老年尤为重要。孙思邈说:“四十已上,常固精养气不耗,可以不老”,“六十者闭精勿泄”,“若一度制得,则一度火灭,一度增油。若不能制,纵情施泄,即是膏火将灭更去其油,可不深自防”。

“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阳精溢泻而不竭,阴血时下而不愆,阴阳交畅,精血合凝,胚胎结合而生育滋矣”,房事不节,一是指不节制,纵欲无度,二是指不懂房事宜忌,房事不谨慎。中医学历来认为房事不节,劳倦内伤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有人指出:“欲多则损精。可保者命,可惜者身,可重者精。肝精不固,目眩无光;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肾精不固,神气减少;脾精不坚,齿发浮落。若耗散真精不已,疾病随生,死亡随至”。证之临床,房事过度的人常常出现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健忘乏力,面色晦暗,小便频数,男子阳萎,遗精、滑精,女子月经不调、宫冷带下等症状。房事不节可直接、间接引起某些疾病,致使疾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临床常见的心脏病、肺病、慢性肝炎、慢性肾炎等,经治疗症状基本消失后,常因房事不节或遗精频繁,而使病情反复发作,使病情加重。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失精过多,雄、雌激素亏损,人体免疫功能减退,人体组织蛋白形成能力低下,血循环不畅,内分泌失调,代谢率降低等,不仅造成身体虚弱,而且容易引起疾病。这充分说明“纵欲催人老,房劳促短命”的传统观点是很科学的。

行房有度,即适度,就是说不能恣其情欲,漫无节制。《素女经》认为:“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年三十者,八日一泄;年四十者,十六日一泄;年五十者,二十一日一泄;年六十者,即当闭精,勿复更泄也。若体力犹壮者,一月一泄。凡人气力自相有强盛过人者,亦不可抑忍;久而不泄,致痈疽。若年过六十,而有数旬不得交接,意中平平者,可闭精勿泄也”。古人认为不同的季节,度的标准也不相同,应遵循“春二、夏三、秋一、冬无”的原则,即春天每月二次,夏天每月三次,秋天每月一次,冬天避免房事。孙思邈还指出:“人年四十以下,多有放恣”,若不加节制,“倍力行房,不过半年,精髓枯竭,唯向死近,少年极须慎之”。古人这些有关两性生活的观点,其中包含着合理的科学成分。行房适度一般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为原则,觉得身心舒适,精神愉快,工作效率高。如果出现腰痠背痛、疲乏无力、工作效率低,说明纵欲过度,应当调整节制。对于青壮年来说,房事生活一定要节制,不可放纵;对于老年人,更应以少为佳。

“欲不可早”。古人指出“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故青少年不可近欲。“早欲”影响正常生理发育,危害健康。《素问》说:“女子,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丈夫,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就是说,女子28岁左右,男子32岁左右,是一生肾气最旺盛的时期,也是生育的最佳时期。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女性晚育的最佳时期是21~28岁,男性婚育的最佳时期是24~32岁。“秋冬固阳事,独卧是守真”。古人认为,独卧则心神安定,耳目不染,易于控制情欲,有利房事保健。故民间亦有“中年异被,老年异床”之说法。临床所见,房劳伤肾者,的确有之。尤其少数年轻人不懂房事保健之法,婚后纵欲,致使体弱肾亏,未老先衰。故青壮年情欲易动难制者,可采用此法。老年纵欲者,多致病患缠身,很少有长寿者。所以有些患慢性疾病康复期间,也宜适当采用独卧养生之法,戒房事,调养精血,以期早日康复。总之,独卧可作为一种辅助保健方法,针对不同情况,分别对待。

中医养生非常重视入房禁忌,强调“欲有所忌”、“欲有所避”。

女性在胎、产、经、育等生理现象时,不宜行房,以免带来不良后果。醉莫入房,故有“酒是色媒人”之说。《素问》云:“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知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醉不可以接房,醉饱交接,小者面(黑干)咳嗽,大者伤绝血脉损命”。《三元延寿参赞书》说“大醉入房,气竭肝伤,丈夫则精液衰少,阳萎不起,女子则月事衰微,恶血淹留”。可见,醉酒入房害处无穷。

七情过极,再行房事,不仅易引起本身疾病,还可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若又以房事耗精血,必使整个机体脏腑虚损,造成种种病变。“恐惧中入房,阴阳偏虚,发厥自汗盗汗,积而成劳”。“欲不可强”。所谓“强”,即勉强,勉强行房,只会给男女间之关系带来不良影响,给身体造成危害。“强力入房则精耗,精耗则肾伤,肾伤则髓气内枯,腰痛不能俯仰”,“体瘦尪羸、惊悸、梦泄、遗沥、便泄、阳萎、小腹里急、面黑耳聋”

病期慎欲,患病期间,人体正气全力以赴与邪气作斗争,若病中行房,必然损伤正气,加重病情,导致不良后果。病有十不治;第一就是:“操欲淫,不自珍重。

病后康复阶段,精虚气扇,元气未复,极需静心休养。若反而行房耗精,使正气更难复元,轻者旧疾复发,重者甚或丧命。适度而和谐的性生活可给男女双方带来好处。有些慢性病患者,决不可多欲。例如:糖尿病、肝脏病、肾病等慢性病人,房事过度可促使旧病复发或恶化。一定要视病之轻重,适量掌握。凡病情较重,体质又弱者,应严格禁欲。这就突出说明了病后房事的严重危害性。

妇女房事禁忌,经期禁欲,“妇人月事未绝而与交合,令人成病”。月经期性生活,易引起痛经、月经不调、子宫糜烂、输卵管炎、盆腔感染,或宫颈癌等多种疾病,影响女方身体健康。孕期早晚阶段禁欲,妇女在怀孕期间,对房事生活必须谨慎从事,严守禁忌。尤其是妊娠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内要避免性生活。早期房事易引起流产,晚期房事易引起早产和感染,影响母子健康。产期百日内禁欲,孕妇产后,百脉空虚,体质虚弱,抵抗力低下,需要较长时间的补养调理,才能恢复健康。同时产褥期恶露未净,若再房事,更伤精血,邪气乘虚而入,引起多种疾病。哺乳期内当节欲,在哺乳期内,喂养幼儿需要大量营养价值高的母乳。乳汁乃母体气血所化,若用劳损伤,气血生化之源不足,则乳汁质量不佳,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还可引起软骨病、疳积、贫血等病。所以,孙思邈指出:“毋新房以乳儿,令儿羸瘦,交胫不行”,特别是“其母遇醉及房劳喘后乳儿最剧,能杀儿也”。因此,在哺乳期应节制房事,安和五脏,保证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在自然界剧烈变化之时进行房事,不仅影响男女双方的身体健康,如果受孕生子,有可能出现先天性疾病和先天畸形 或出现临盆难产等情况。从现在的临床观察情况来看,婴幼儿的先天性疾患,皆与孕前的生活环境或孕期感染及发热过度等因素有关,这说明夫妇房事生活充分注意自然界的异常变化是非常必要的,对优生优育有积极意义。一个安逸、舒爽的环境,对房事和健康有益。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7: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之法:

健康长寿在惜精,健康长寿由人做。人身三宝:“精气神”。人想健康长寿之法须断“淫欲”(包括人的性、思欲、幻想),养生者当以此为第一。《内经》:肾为精府;又云:五脏各有脏精,并无停泊之所。此时精皆涵于元气之中,未成形质,唯男女交感,此气化而为精,自泥丸顺脊而下,至膀胱外肾而施泄,则此精即为渣滓之物,而曰交感之精。是其生于真气之中,则为元精;漏于交感之中,则为淫欲,其为元气也。健康长寿者留得住精,则根本壮盛,生气日茂。若欲心不息,灵根不固,此精日耗,元气日少,渐渐竭尽而死。有的人在“交感”时,手按尾闾,闭其淫欲之精,留精不泄。留精者不知,“精”当留于未成形质之先,如果其“精”成形质而后止之,则此精已离肾府,而神气已去,使败秽之物积于腰肾之间,致酿成奇癖之疾。

人要积足真气,好生真精。积气生精,不外神气相守之功,虽然功法相同而用法则不同。凡精不足者,欲“交感”者,俱宜用积气生精之功;凡神气不足者,“交感”后,俱宜用神气相守之功;若人于酒色财气、思虑过度,耗其精神者,丹田空虚,下元虚冷无力,入房易败,种子不结不射,宜于守真气。有真气即生真精,正所谓是积气,积气正所谓生精。因为真气乃精之父母,故养生者欲积气生精;精须于积气中求之,积数为四季自觉气满精生。做到“禁欲节劳,保守精气,自有奇验”。久久行之,则精气生旺,诸病不生全赖于此。若津液不生,功夫不到,必须另想办法。

健康长寿贵在节欲葆精,由于精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想使身体健康而无病,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养精则是十分重要的内容。《类经》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葆精的意义,于此可见。

葆精的另一方面含义,还在于保养肾精,也即狭义的“精”。男女生殖之精,是人体先天生命之源泉,不宜过分泄漏,如果纵情泄欲,会使精液枯竭,真气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千金要方·养性》中指出:“精竭则身惫。故欲不节则精耗,精耗则气衰,气衰则病至,病至则身危”。告诫人们宜保养肾精,这是关系到机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足以说明,精不可耗伤,养精方可强身益寿,作为养生的指导原则,其意义也正在于此。

欲达到养精的目的,必须抓住两个关键环节。其一为节欲。所谓节欲,是指对于男女间性欲要有节制,自然,男女之欲是正常生理要求,欲不可绝,亦不能禁,但要注意适度,不使太过,做到既不绝对禁欲,也不纵欲过度,即是节欲的真正含义。节欲可防止阴精的过分泄漏,保持精盈充盛,有利于身心健康。在中医养生法中,如房事保健、气功、导引等,均有节欲葆精的具体措施,也即是这一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其二是保精,此指广义的精而言,精禀于先天,养于水谷而藏于五脏,若后天充盛,五脏安和,则精自然得养,故保精即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来达到养精保精的目的,也就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避免精气伤耗,即可保精。在传统养生法中,调摄情志,四时养生,起居养生等诸法中,均贯彻了这一养生原则。

中医学肾的功能,不仅是过滤小便、废物的器官,亦是身体发挥功能,展现体力、思想活动的器官。老年人的肾衰弱,就会造成脑的反应迟钝,即西医所谓老人痴呆症是为中医所说肾亏、败肾的后果。俗说肾亏、败肾是什么呢?肾亏、败肾是为身体营养的流失。

    男子泄精会没有力气,乃因身体之精华的耗损,没精可以化气,以产生力所造成,男子梦遗(泄精)与女人带下相同。

    女人带下又是什么呢? 女人在行房事时,或排卵期,会分泌黏性的液体,此黏液乃为身体营养的精华。带下为营养流失、腐败而造成,非子宫的发炎(感染),今日许多妇女皆被消炎,为什么消炎不能痊愈呢?因它实际并非发炎,故怎么消炎都不能痊愈,愈消炎身体愈虚,致病情愈严重,乃造成今日许多妇女子宫癌、子宫颈癌被切除子宫的悲剧。

    赤带属心、黄带属脾、白带属肺(气虚)、青带属肝、黑带属肾,五色带下皆因何脏受病而现不同带下。

男女皆有营养的流失,有时跟小便一起排出而不成带下。如糖尿病、蛋白尿等,小便会起泡沫或混浊,或浮油等,皆为营养之流失,故其治疗不以由数据的多寡之控制,为痊愈与否的依据。肾亏、败肾的原因很多,因食物的刺激、药物的伤害、情绪的打击、房事过度等造成身体的伤害致营养的流失,肾亏、败肾为进补以恢复脏腑的功能为目的,进补当找出原因而不能乱补,虚不受补实因补错营养所致,并非不能进补。故由此可知肾、膀胱并不是光为排小便用的。

女人养性;越来越普及的性知识宣传,让不少现代女性渐渐敢于正视性需求。但实际上,少女阶段过早性生活,中年往往容易患生殖道感染,女性性器官健康状况和功能变化明显,忽视了这一点,不少潜在的危险就会爆发出来。少女阶段千万别太开放,当今社会,妙龄少女越来越开放。调查发现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感染率达到了15%以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越标榜自己开放,其未来就越悲哀。20岁以前的女孩发生性行为,是与性健康背道而驰的,她们并不完全了解性健康的意义。很多女孩按照她们所接受的性知识认为,只要能够再次怀孕,多次流产、生殖感染对身体的伤害就不大。但其实,人工流产必然增加不孕症、宫外孕的危险,频繁的生殖器感染,也会导致骨盆疼痛和性生活不适,进而破坏生育能力。

“女人四十如虎”说法不科学,进入40岁的女性也迎来人生的一个成熟时期,尤其在中国有“女人40如虎”的说法。普遍认为“女人四十如虎”说法不科学。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要跨越更年期和绝经期,性欲也会随之下降。

但是性行为不当也会损害身体的健康。在过度劳累、醉酒后、月经期间、妊娠期、产褥期、生病期间的性行为都可以损害身体的健康。而一方患病时也有感染对方的机会;心情恶劣时,整个身体的状况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性行为所产生的剧烈冲击,可能会加重这种亚健康状态,这时身体中比较薄弱的内脏器官就可能患病。

  心理的损害是最伤夫妻感情的。特别是一夜情,是最不安全的性行为。一方面,由于不了解对方的身体状况,对方有可能患病从而传染给另一方。另外,性行为中过分激动的表现也会诱发自身器官中已有的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甚至会暴死于性活动中。

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婚外性行为以后常常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后遗症,如担心自己被感染上性病、担心被家人特别是自己的配偶知道等,心理上后悔、自责甚至长期忧虑、惊恐,从而损害健康。

所以说,夫妻间的性行为才是最健康的性行为。当然夫妻间的性行为也必须在双方自愿的情况下才是最安全的。性生活乃是随情所欲,随欲所动的美妙促成,是万万不可强迫的。

有的人“早泄、遗精、阳痿”未必是肾亏,有的本来可能并非是阳痿患者,偷偷跑到小药店找些壮阳补肾的药胡乱吃,其实这样做是极致命的,结果变成真正的“性无能”了。少数男子纵欲过度,性交频率过高,有的甚至进行无节制的婚外性生活,就容易导致肾亏。阴阳平衡疗法主治阳痿、早泄、遗精、不射精症、附睾炎、精囊炎、阴茎异常勃起等。

道家曾提出“还精补脑”这么几个字,就是说,你不要泄,它可以返回去补脑。对于这个观点我们要采取批判和吸收。不过它可以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说精满你才能够夫妻行房,精不满你就勉而为之、强而行之,这对身体是最坏也是危险最大的。

《黄帝内经》告诫我们“不知持满”,就是说本来应是精满才可以行房的,结果精还不满就做了这样不节制的事,为了快乐,结果“半百而衰也”,还活不到50岁就衰老了,而且脑子会迷糊。

我们通常以为房事不节最伤的是肾,其实不是肾,而是脑。因为首先表现出来的是脑迷糊,因为脑髓是靠肾生的,肾生髓,当然影响肾,但首先表现在脑。有这么一句话很形象,就是说你不节制行房,“下头舒服,上头迷糊”。 中医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与性生活上的耗散程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人和动物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动物有固定的发情期,它们会在一个固定的季节发情、交配;但是人却没有固定的发情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情。发情时间不固定会导致人过多地耗散元气、肾精,这也是一般动物能活到天寿,而人活不到天寿的原因之一。生殖之精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动物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动物排卵过后,就会丧失生命。这里面蕴含着一个道理,人和动物的个体生命都会消亡,但老天给了一个补偿,就是通过繁衍后代使生命得以持续不断的永生。

中医认为,生门即死门,即人出生的门也就是死亡的门,人因性而生,也会因性而亡,所以《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以肾精的研究和衰亡来论述人的生命。如果人过度耗散的话,就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损害。肾是主收藏的,肝是主条达的、发散的、生发的,这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女子是收敛在前,生发在后;男子是生发在前,收敛在后。由于女子收敛在前,所以女子的生殖器全都在身体里边;男子由于是先生发,所以男子的生殖器全部长在外边。可以这么说,男性病和女性病是同样的治法,只不过生殖器一个在外、一个在里而已。

黄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肾为我们生命之根源,阳为生生之能,身体的生长、强壮唯靠肾为本,肾强则生命之生机强壮,身体自然健康,“肾中之阳”乃我们生命的阳能,能力、体力因之而生,犹树之根,故“补肾壮阳”乃为健康之医学,男女皆可以补肾壮阳,而不是狭义字面的补男性的阳具。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2-9-25 17: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3、五家养生 --- 周易、道、儒、佛、医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生、长、壮、老、死”,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探索生命的规律,对于中医养生学来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内经》认为,生命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天地之间所以有品类无限多样的物种,都是物质自己的运动和变化,在时间进行中形成的。“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这个意思。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是从万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所以《素问》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源于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太阳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凡其所溶解的各种营养物质)是生命形质的原料。有生命的万物必须依靠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水才能生存,人类当然也不例外。“天年”,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寿命提出的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下面从五家(周易、道、儒、佛、医)养生法中,学习天地人养生之道,一知人的天年。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中通万物之情,穷天人之际,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的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大法则。这种学术巴想,也直接影响着祖国医学理论。诸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等等,即源于易理。养生学中,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未病先防等原则,亦源于易理。故自古以来,即有医易则通之说。《周易》立论的目的在于掌握自然变化规律,着眼于自身的安危,强调审时度势,顺应自然,力求主观与客观的协调统一,以防患于未然。恰如《易·系辞下》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循易之道也”。这种居安思危,未变先防的思想,正是中医养生思想的理论渊源。

道、儒、佛、医思想的汇通,孙思邈精通道,佛之学,广集医、道、儒、佛诸家养生之说,给合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著成养生专论。不仅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养生论述,在《千金要方 养性序》中反复强调“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是以圣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他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融道、佛、儒、医于一体,收集、整理、推广养生功法。由于孙思邈用于道、佛之学,对其养生之理论及养生之术皆有精研,故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既有“道林养性”、“房中补益”、“食养”等道家养生之说,也有“天竺国按摩法”等佛家养生功法。不仅丰富了养生内容,也使得诸家传统养生法得以流传于世,是我国养生发展史上有价值的医学文献。

道教养生术,重视清静无为的黄老哲学,即指托名黄帝,渊源于老子的新道家学派,这时的道家思想,已经将阴阳、儒、墨、法等各家思想批判地吸收进来。如司马迁在《史记》中云:“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可以看出,这是承袭了先秦道家贵生、养神的思想。由于道教注重养生,崇信神仙,故而将诸子之说,兵、农诸家之书及占星、阴阳、五行医经医方等数术方技诸家之书广为收集而为道教经籍。因而,道教经书之中,内容广泛而丰富,有关养生的书籍多收其内。

葛洪对炼丹之术也进行了研究,他在《仙药》中论及的植物的如灵芝、茯苓、地黄、麦冬、巨胜子、楮实子、黄精、槐实、菊花等,经现代研究分析证实,确有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作用,但长生之论在养生方面并不足取。

南朝的著名养生家陶弘景,精于医学,通晓佛、道,书中论述的养生法则和方术甚多,概括起来,大致有:顾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几个方面。

《养性延命录》收集了先秦及两汉时期的养生文献,也反映了陶弘景的养生学思想,这本养生专集对于推动养生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佛家养生思想,佛学本身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彻悟成佛”,然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进行修炼,所以佛学中也含有与佛教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有关养生健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养生家们既取其养生作用之长,纳入中医养生思想之中。佛学中有静虑,是静中思虑的意思。此法是将心专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参究,故称参禅。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有调身、调气、息心静坐的方法,静坐气功,只是修禅的形式或基础,并非修禅目的,但初学静坐的人必须懂得这些调身调气的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状态,以保证修禅的顺利进行。这种方法是有强健身体,却病延年作用的。养生家则将此融入吐纳导引健身功之内,成为以静坐为特点的健身功法。

佛学认为人体也是由自然界构成物质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风和合而成。地为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人之体温、热量,风为呼吸。一般说来,“四大调和”,人方可使田,一大不和,生一百一病,四大不调,生四百四病。所以,佛家也强调身体的和谐统一,这一思想与中医理论近似。孙思邈将其收入《千金要方》之中。

佛学讲求调理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存关系”,因而十分重视环境调养,植树造林,行医施药等公益事业。特别是植树造林,犹为突出。而寺院地址的选择,也是十分讲究的,多为环山傍水,山清水秀之处,环境清幽,景色宜人,既是佛教修行之处,又是养性怡人之环境,以宁静、空气清新、环境幽美为特点,为养生调摄增添了不少内容。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这些戒律多是对佛教信徒修行时的纪律约束,具体地说是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欲念的节制和约束,以使人专心修禅,提高道德品质的修养。这种思想被吸收而融入养生学中,充实了养生学中“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内容。

儒家一个“仁”字道出了自家的养生之法,“少时戒色,中年戒斗。”

《内经》奠定了养生学理论基础,《内经》总结了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内经》认为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素问》指出:“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认为自然界的阴阳精气是生命之源,这种认识是符合实际的。《内经》详细论述了衰老的变化过程及衰老表现,并指出情志、起居、饮食,纵欲、过劳等一方面调节失当,是导致早衰的重要原因,并提出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等等。

《内经》指出:“四时之法”,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发育成长。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元气的盛衰存在;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称之谓气化生理;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等等,这都反映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正因为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

有人认为“万物壮老,由气盛衰”观点,并认为“人之有是形也,因气而荣,因气而病”。张景岳则反复强调气在防病延年中的重大意义,指出气是人体盛衰寿夭的根本。他说;“盖以大地万物皆由气化;气存数亦存,气尽数亦尽,所以生者由乎此,所以死者亦由乎此,此气不可不宝,能宝其气,则延年之道也”。同样,精、血、津液亦是构成人体及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如《灵枢·经脉》篇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十、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就说明人体的产生必先从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筋骨脉等。不仅如此,人出生之后,犹赖阴精的充盈,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的生命活动,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精者,身之本也”。若阴精充盈,则生命活动旺盛,身健少病;若阴精衰虚,则生命活动减退,早衰多病。人体之三宝精、气、神,作为养生保健的核心,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

《内经》不仅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养生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如调和阴阳,濡养脏腑、疏通气血、形神兼养、顺应自然等原则,以及调情志、慎起居、适寒温、和五味、节房事、针灸等多种养生方法。而且特别强调“治未病”这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养生和预防疾病密切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继承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的精华,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强调辨证思想。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