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9-25 15: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节、得了病怎么办
《内经》云: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又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生之本,本于阴阳”,这就是说,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究其原因,是由于“阳化气,阴成形”,而生命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化气与成形,是生命本质自身中的矛盾,阴阳两个对立面是不断斗争的,又是统一的。化气与成形,互为消长;任何一方的太过或不及,均可导致另一方受损。但二者又结合于生命的统一体内,互相依存,互相转化。阳气化为阴精,阴精又化为阳气,否则“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如此说万病不离阴阳。
得了病后首先要运气好,能找到一位医德高尚的大夫;其次是自我养生。
中医中药才是所有疾病的克星,首先我们要明白,中药都是来自自然界中的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这三大类。其药物的药理作用就用药物自已的药物成份,来纠正人的偏盛和偏衰。这样才能达到在临床上治疗疾病的作用。
药物作用机体所发生的反应,就是用来调节疾病的动力。那么药物在和机体结合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合理进行药物配伍,配伍后的药物和机体病理结合时,一定要作到天衣无缝隙的境界,这样药物才会在机体里产生最好治疗的效果。就配伍方面,要整体用药,五脏六腑同时给药为最好,传统用药观念,都是单一脏腑,和对疾病发生的症给药,这些都不是最佳给药途经,而最佳的给药途经,就是“整体用药”也就是五脏六腑同时给药。比如一个,风湿病患者,你只用“除风化湿,活血化瘀”方法治疗是没有多大疗效的啊。而此时你唯一要采取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温里散寒,通阳化气,除风化湿,活血化瘀”。
疼痛最简单的说不通,有瘀积阻滞,影响了血液和津液不能正常运行,不能营运周身,供机体然烧,这样就发生了疼痛了。而血在机体运行,不是靠活血才能加快血液的流速,最重要的,是要五脏六腑的健康健运的工作,和血液的温度。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大家众所周知,“热胀冷缩”的物理反应吧。热温度高,血液的颜色就会鲜红,血液的粘稠度就会低。这样的血液在体内的流速就会加快,血液和津液在体内营运加快后,那么机体细胞的营养就会提高。机体的营养提高后,脏腑无形中就会健运,脏腑健运健康后,自会把体内的疾病自然分解和消化,这样人体也就健康了。
中医有九不治之人;1、不信中医而相信巫术的人;2、不能忌口,阴虚的人不能忌辣,阳虚的人不能忌凉;3、治疗期间,绝对禁止房事!愈后必须节制房事;性生活伤精,又失阳气;4、自以为是的人,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6、懂一点简单中药,对处方指指点点的人;6、不听建议的人,以为吃药就好了,比如:肝硬化是由喝酒引起,吃中药后,仍然不戒酒,如何会好;肾病的人不忌性生活; 7、有疾病乱投医的人不要治; 8、为人骄傲任性,不讲道理;9、不爱惜身体,却拼命追求财富的人。
对于慢性病来说,药物治疗与情志疗法要并重。也就是以情胜情式心理治疗:此法起源于《内经》所说的“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实践证明情志致病,按照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治疗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情志相胜治法;喜伤病治法、思伤病治法、怒伤病治法、忧伤病治法、恐伤病治法 、悲伤病治法、惊伤病治法。
情志转移治法:情志转移法、精神支持法、改善环境、合理疏导、悦情开怀。
心理治疗亦即七情治疗。《内经》中有关心理因素的论述相当全面和丰富。要进行心理治疗,首先应明确心理因素在养生保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无作用,有多大作用。对此《内经》肯定心理治疗作用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人们的寿命及患者的夭亡。《素问》谓:“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素问》云:“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可见《内经》对心理(精神)因素在养生及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论述是精当的。其次,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要始终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故《素问》特别强调“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为挛。”
七情既防病又治病:喜喜则气缓,包括缓解紧张情绪和心气涣散两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喜能缓和紧张,使营卫通利,心情舒畅。但暴喜过度,又可使心气涣散,神不守舍,出现精神不能集中,甚则失神狂乱等症。
怒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
思思则气结,是指思虑过度,伤神损脾,可致气机郁结。古人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故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气。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脾则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腹胀满、便溏等症。
忧忧伤肺,类似于思。
悲悲则气消,是指过度悲忧,可使肺气抑郁,意志消沉,肺气耗伤。
恐恐则气下,恐惧过度,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临床可见二便失禁,或恐惧不解则伤精,发生骨酸痿厥、遗精等症。
惊惊则气乱,指突然受惊,以致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惊慌失措。
用药不辨证就等于在火上浇油。配合适当护理,调节饮食起居,勿犯禁忌,以免致病因素再伤内脏。同时在精神上清心寡欲、安静平和,就能使气机正常运行。《内经》提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等论点,都说明在一定的范畴内《内经》把心理因素放到了重要的地位,可见《内经》对心理因素对人体的影响是极为重视的,其诊疗之法对现代仍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价值。
人的病情会根据环境、性格、七情的变化而变化,药方也要变而变之。中医中药的主要特点是具备“治、调、养”三位一体的修复作用,可以标本兼治。有的患者能迅速感到明显的效果,长期服用后更能体验身体的惊人变化。当然,人体一定会有差异性,不同人的反映速度也是不一样的,所得到的效果越显著。慢性病严重的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的质量,中医中药对治疗慢性病起着重要作用。
我认为多数慢性病是因为七情与六淫所伤,最后累及肾精,肾精则亏,五脏则虚。所以在治疗上主要调理情志,养肾保精为主。“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是利用五行相生,子母关系的学说,把五行配合,从五行、五脏的子母关系,说明一部分的治病法则,有补母、泻子两种。中医常说:治病必求于本,治本和治标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疗法则,必须明白标本,才能在治疗上决定轻重、缓急、先后等措施。本就是根本、根源,治病必须重视根本,找寻根源,了解其所以然。也就是治病必须抓住主要矛盾,主要的解决了,次要的自然迎刃而解。因而有祛邪扶正和扶正祛邪两种说法,认为扶正则邪自去,邪去则正自复。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有矛盾,其实都是从根本上出发,因虚而致病自以扶正为主,因邪而致病自以祛邪为先。祛病五难:名利不灭;喜怒无常;声色不去;欲望不绝;食味不节。
这说明“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人类只有认识自己,认识自然,因人、因时、因地进行防病治病,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
得了病怎么办,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阴阳气血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衰老,寿命才能得以延长。这就是《素问》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中医认为,一个人健康的标准就是气血充足。人体的脏器就如同人一样,吃得饱了,干起活来才有劲。而血就是脏器的“饭”。 当体内的各种脏器每天都能吃得饱,干劲就十足,工作就干得好。而当人体的总血量不够,也就是给脏器减了饭量,虽然它们都还在运转,但因为没吃饱,就容易疲劳,无力,抵抗力下降,就出现了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时间一长,各脏器由于供血不足,各种疾病都会惹上身来。
心脏没吃饱(供血不足)就会心慌、气短、胸闷,这时,特别想休息,就出现了间歇,心跳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慢,心就开始痛。这是在提醒你,它饿了、累了,你没管它,或者只是给它吃了一些扩血管的药物,可根本原因并没有改善。当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血管不能充盈,就会造成闭塞,心梗,最后危及生命。
大脑没吃饱,轻者头晕、记忆力下降,重者因远端末梢的血管得不到充足的血液而干瘪、闭塞,继而出现脑缺血、脑梗塞,时间一长,脑子开始变“瘦”,脑萎缩、老年痴呆症也开始发生。
肝脏吃不饱,这个“人体化工厂”的工作量就开始萎缩,以前吃一斤肉,它都能转化成人体所需要的能量,而这时没劲干了,只好以脂肪的形式弃置在肝脏里,形成脂肪肝;或者堆积在血管里形成高血脂。
肾脏也是一样,没吃饱,它担负的排毒工作就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如此,身体内的各种毒肯定就不能及时排到体外,就容易引起尿酸、尿素过高。
胰腺也是一样,吃饱了就能奉献给人体充足的胰岛素,没吃饱时,糖不能被正常代谢,多余的糖就存留在血管里,血糖自然增高了。
所以,血的重要性是食疗理论中的核心内容,只要食物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就能保证人体内血的质量和浓度;保证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就能让人血量充足。要记住,食疗的重要性是贯穿人一生的,也是要落实在每天的每一顿饭上面的。
气是什么?“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是用来形容气血关系的最常用的一句话。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所组成。气具有很强的活力,不停地运动着,中医学以气的运动来解释生命活动。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即具有推动血液、津液的生成与运行,推动脏腑组织的各种生理活动的作用。人体的气,又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以及脏腑之气。元气,又称“原气”,是由先天之精华所化生,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补充,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宗气以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贯注于心肺之脉,与呼吸及循环密切相关。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水谷精气所化生,运行于脉中。卫气,有保卫的意思,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活力特别强,流动迅速,运行于皮肤、肌肉、全身内外上下,能护卫肌表,温养脏腑,并调节汗孔开合和汗液的排泄,维持体温恒定。只有温度才决定生死,
水在我们人体的表现形式就是血液,它滋养着我们全身,当温度降低时,血液流速减慢,就出现滞涩、瘀堵,当温度进一步降低,血液就会凝固,人就面临死亡。使血液能流动起来的动力是温度,它使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不息,维持着各脏器的生理活动,让生命获得保障。
中医所说的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所组成,而其中的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都能用温度轻易地解释。先天之精气其实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全身。孩子之所以被称做“纯阳之体”,就是因为肾气足,肾气足就说明火力旺,代谢旺盛,总是处于生长、发育的状态,而老人肾气衰了,体温就偏低,火力不足,循环代谢也就减慢了,身体逐渐衰弱。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阳气就好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如果失去了它,万物便不得生存。人体若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一片黑暗,这样,生命就要停止。”
对于肾脏,中医里永远只存在着补,从没有泻的说法。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只有通过不断地、适度地添加燃料,才能让肾火烧得长久而旺盛。肾就是人的根,就如大树的树根一样,只有从根上施肥、松土,才能生长旺盛,只要树根能不断吸收营养,才能牢牢地扎在大地更深、更远。就是大树给吹断了,只要有根在,还会发新枝、长新叶。人也是一样,只要保住肾,也就是保住人的根,人就永远健康。
而给人的根不断补充营养的、添加燃料的,让肾火不灭的就是被称为“后天之本”。的脾胃,是脾胃把食物化成了充足的血液,这就是我理解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
补气就是补肾、暖肾、保暖、去寒,气血充足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足、质优、肾气足、基础体温偏高、各脏器功能正常,代谢旺盛、血脉畅通;气血两亏就是身体内血液的量少、质劣、肾气虚、基础体温低、各脏器功能低下、代谢缓慢、血脉运行不畅。所以,补气的目的就是让身体保持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宗气,也就是人在大自然中吸入的新鲜空气。这样人才能鲜活地立于天地之间。
但有生必有病与死,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要学会摄生,永远健康,永远充满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