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表姐家住在城固县桔园镇,她的儿子今年升初中了。为了给儿子提供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她在城固县城租了一套房子,把儿子送到县城读书。上周末去她家做客,我打趣她:“表姐,你这是现代版的‘孟母三迁’啊!”表姐笑着回我:“说到‘孟母三迁’,我身边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了。生活富裕起来的农民,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了。”! _4 Z, V8 k; h; @
* m+ L; i7 O0 k! I: X- N( c “我小的时候家里穷,上学只上到初中就不能再继续了。父母就算有心也无力供家里两个孩子一起上学。到目前我最遗憾的就是自己没能多读点书。现在生活好起来了,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下一代创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尽量让他们能多学些知识。”表姐边感慨边这样对我说。8 ^# d! v: A3 D; k: i1 a
6 ?9 v0 g% k+ r$ j4 C& o1 _1 ]
在一旁的姨妈听见我们说这些,也拉开了话匣子:“我们小的时候,家家子女七八个,能上个小学毕业都算是有文化的人了。那时候的人都觉得读书没啥用,不如早点参加集体劳动,还能给家里多挣几个工分。现在你去农村问问,基本家家都有大学生,父母都盼着自己的儿女能多读书,农村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加表现为农民观念的改变!”5 S! ~$ _! T8 k. q, ?+ V
6 `/ z( ^$ ]/ N 听她们聊着这些,我内心暗自翻涌:妈妈小学毕业,表姐初中毕业,和表姐相隔8岁的我大学毕业,农民的子女教育观念一代一代正在悄悄地发生巨大变化。
9 W) @( @* `7 @- r! J2 M& e; @) r4 {
解决了温饱问题,手中有了钱的农民,在后悔自己当年没能学习更多文化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我遇到的几位年轻的农村父母,都给孩子配备了高级的英语复读机、电脑等学习用具。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让孩子择校到城市条件好、质量较高的学校去学习,他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挣钱干什么?不就是为了孩子么。只要孩子有出息,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再也见不到当年守着几亩薄田、宣扬读书无用论的影子;相反,新时代的农民越来越重视学习、与时俱进了。这样的变化,怎能不让人欢欣鼓舞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