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有吃有喝,每天还有100元工资,3名不愿上学的在校中学生竟拜毒贩为“大哥”,当起了“马仔”贩卖毒品。近日,勉县公安破获一起团伙贩毒案件,抓获6名贩毒嫌疑人,其中3人竟然是在校中学生。
, L/ ~+ h4 t6 Y6 U 意外
- F: ?" G% u. |( W9 q; w2 R 争吵后大哥找来3小弟民警竟搜出3克冰毒: e) K& }6 p8 A) V5 F. Y. x
“能发现这个案子,最初还是比较意外的。”17日,勉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马辉说,今年6月1日,勉县公安局贾旗路派出所民警在调解一起纠纷时,竟然从一名青少年身上搜出了3克冰毒,随即他们介入了调查。
6 i8 h5 J4 d& s8 X: \# e. Q0 e
勉县6人贩毒团伙 有3个中学生
, V5 K Q1 H; ]4 H3 M" w
原来当天,26岁的勉县男子纪某与23岁的女朋友庞某某驾车在县城行驶时,差点撞上路边打扫卫生的环卫工,随即双方发生了争吵。在争吵中,环卫工打电话报了警,随即双方被带到派出所调解。然而在调解时,纪某又打电话找来了3名小弟“壮胆。”
; c/ y! p7 w. [! i “他们三个来了之后,一直在派出所门口徘徊。”马辉说,这时民警发现三人看上去只有十四五岁,但个个身上都有描龙画凤的纹身,便一同带到了派出所进行询问。就在调查时,民警竟然从15岁的郑某身上搜出了3克毒品冰毒。5 q" X2 n: U! J0 P7 X9 m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三名小弟竟然都是在校中学生,其中未满14周岁的孙某某还在上初二;15岁的郑某和16岁的杨某某在上高一。0 p1 B+ G" a- q# f" d' z
“郑某交待,他身上的毒品是‘大哥’纪某交给他的,平时他们三个就给纪某当小弟,送毒品。”马辉说,根据郑某交待,纪某位于勉县药材公司家属楼的出租房内,还有毒品。随即,民警赶赴纪某出租屋,再次搜出冰毒30余克,以及电子称、包装塑料袋、小勺子等分装工具。2 F6 l! M5 y9 L1 e* L& u
经对纪某和庞某某尿样毒品冰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当日对纪某强制隔离戒毒两年,而其女友庞某某被行政拘留。* W& S+ ]# k0 A. h, V
震惊
2 M( T! X# ?. Z0 E Y8 G& _6 _ 网吧结识“大哥”竟叫来朋友混“毒品圈”2 r) j; |% r' [' a+ _# \: X2 S
审查中,根据孙某某交待,他是今年4月份在网吧认识“大哥”纪某的,随后便跟着纪某混起了“毒品圈,”随后还将上高一的郑某和杨某某拉来一起当起了马仔,专门为“大哥”送货。* p! p4 W) n9 S+ T4 ?
办案民警说,毒贩纪某先是在网吧物色到了经常逃课上网的在校学生孙某某,问孙某某愿不愿意跟着他混社会,孙某某本来就不想上学,看到有大哥看上自己,有吃有喝还不用上学便马上答应了。4 C' U" X# g+ s" B S; m
孙某某在跟着“大哥”手下的另一个“小弟”何某实习了几天送货业务后,“机灵”的他很快就上手了。孙某某不但很听话,干活从不出差错,还主动帮大哥物色手下。随后,他又将在网吧认识的在校学生杨某某、郑某分别介绍给纪某,而杨某某、郑某更是对孙某某是混“毒品圈子”的事十分好奇和向往。6 M" |! _9 u4 p
此后这三名少年因为听话干活从不出错,深得大哥的喜爱,“大哥”纪某给三人安排了送货班次,三个人轮流“上班”,一人24小时,谁上班谁就拿当天要卖的“货”,一天发100元的工资,由纪某通过手机遥控指挥三人。/ y) `) _. M2 _$ w. }* V) f8 z
为了方便“工作”,纪某还将自己出租房的钥匙配给了三人,时不时带他们出去吃吃喝喝,给他们买烟抽。% B/ A8 G3 ~8 T/ M3 L# T6 z
内幕
* w1 [: D- n% n5 I- ?1 y' q6 A 网络联系买家给小弟定下三条“规矩”) U9 \7 e P2 v: q/ U0 e
根据民警调查,原来,今年26岁毒贩纪某,2009年因抢劫判刑7年,2014年出狱后一直无所事事,后来又沾染上毒瘾,开销越来越大,就想经营贩毒“事业”,一来供养自己吸食,二来可以挣钱。' M* e4 |! f2 ?) h4 t
因此,从今年2月开始,他便开始网罗络社会闲散人员以及在校学生,发展为贩毒团伙,从上线杨某处购买冰毒后一部分用于自己和女朋友吸食,另一部分通过网络销售。
7 T% W# ?; U- {2 f9 K( l+ | 纪某首先物色了跟他一样的吸毒人员丁某某,刑事释放人员何某充当“小弟”,纪某自己当“大哥”从上线处进“货”(冰毒),回来后安排“小弟”用电子称、包装塑料袋等工具将“货”(冰毒)分装成卖价100元、200元的小包,在自己的手机上利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联系“买家”(吸毒人员)。, E1 P% d0 H# t- B
纪某的女朋友庞某某也是一个吸毒人员,时不时介绍几个买“货”的“生意”给自己的男朋友。. {' m M" u( F
纪某在手机上跟对方谈好接货细节后,就安排手下骑着自己的摩托车按照联系好的交易地点给“买家”送“货”上门,自己则在家舒舒服服地收钱。后来有几次手下交账时数目不对,纪某就想物色更听话可靠的“小弟”壮大这个贩毒“事业”。于是,还在上初二的孙某某便进入了他的视线,随后在校学生杨某某、郑某也当起了他的马仔。$ M* Z* H$ _' V! g4 c
同时,“大哥”纪某也给三名小弟严厉地立了三个规矩:一是不准出错,谁出错扣谁的工资;二是不准偷货,不准偷钱;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谁被警察抓住了,不能把“大哥”供出来。 U1 q: ^. P# R
查处 s+ O, J) n v. ^1 x- m/ S
6名嫌疑人被抓获涉案少年多单亲家庭
# k5 c6 x0 C; i, z “目前已抓获购买毒品的下线10多人,其中还有两名不满14周的在校女学生。”办案民警说,此案涉及的犯罪成员众多,且很多未成人涉嫌贩毒,吸食,为此案的侦查增加了一定难度。经过三个月不懈的侦查取证,犯罪嫌疑人悉数被抓获,犯罪事实基本查清。+ d9 U, f. c3 i0 {
目前,毒贩纪某,何某已被刑事拘留,毒贩孙某某,因犯罪时未满14周岁免予刑事处罚。毒贩杨某某、郑某、庞某某被取保侯审。此案还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c3 S. O) S5 O
“这起案件暴露出的未成年人贩毒、吸毒的事实让我们痛心,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就是犯罪,认为‘货’不是自己的,自己只是送了一下而已,并没有犯罪。”办案民警说,这三名在校中学生甚至还有一种能混“毒品圈子”的自豪感,“这些是非观念的不清,都在于对毒品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法律认识不足。”
) t3 l4 |" }* C 民警说,此案中的一些未成年人,有的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有些父母则平时忙于工作、生意,疏于对孩子的陪伴沟通,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孩子偏离的轨道。“有的家长在接到我们通知,说他孩子因为吸毒或者贩毒而接受调查的时候,都大吃一惊、难以置信。”民警说,这也说明家长平时对孩子了解甚少,关心关爱不足,家庭教育缺失。
+ Z% \+ n& m3 @ 民警说,学校是禁毒教育的重要阵地,加强对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的推进非常重要和迫切。而禁毒事业也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每一个人的坚决抵制和积极参与,只有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斩断毒品这个恶魔。(华商报 记者周金柱)
! }- B6 m9 [. f {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