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461|回复: 0

[发展] 喜迎十九大 汉中百姓眼里的汉中这五年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10-16 07: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年至2016年,我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9%、全社会固定投资年均增长2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0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5.79%,各项经济指标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对此,我市广大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触摸到的更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 @. Y. F. q* {
  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记者走到他们中间,用笔触和镜头,记录下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与切实感受——
+ j- h6 s- P6 V2 `" g* X& V

喜迎十九大 汉中百姓眼里的汉中这五年

喜迎十九大 汉中百姓眼里的汉中这五年

4 Q) [; a+ w$ J       市图书馆外借部主任郭晓文手指电子屏向记者介绍该馆开展的公众书评活动。何大龙摄
# }* v+ V5 ^1 o' z+ ?  市图书馆读者:公共文化服务性更强了3 D3 g% ?+ l  C$ Q; n
  “当时我正为写研究生毕业论文作着准备,市图书馆虽然没有所需的几本专业图书,但通过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问题很快就解决了。”王女士回忆到,2013年年初,即将从中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她刚回到汉中老家,就得知了市图书馆免费开放的消息,便马上办理了读者证,计划开始撰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然而因《江村经济》《人文地理学问题》《哲学与人文地理学》《房龙地理》《宽容》等几本关键性图书无法提供,遇到了阻碍。对此,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通过联系陕西省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很快找到了所需的大部分图书,还把英、法作者的著作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过来,支付了邮费。还书时,王女士在读者参考咨询薄上写道:本人所需书目能够及时帮助解决,用社科大家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美美与共”,希望这种文化共享链推而广之。
9 \1 G0 e: `; \3 U+ f3 a& I  王女士是幸运的。而这种幸运建立于全国文化繁荣与创新的大背景下。据记者了解,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提出和建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几乎囊括了与百姓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服务体系保障法》以法律形式保障了普通百姓的文化权利,即将审议通过的《图书馆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事业必将迎来全新局面。* g# G+ A8 D( d
  与之相连,2012年12月市图书馆告别了低矮简陋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功能齐备的现代化、数字化新馆,成为了截至目前全市唯一一家拥有盲人阅读室的图书馆。
% c. V) B% v0 a/ p( e% q  采访中,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一些读者表示,他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党的十九大的召开必将使公共文化发展得到更好的保障,文化强国战略得到更好的落实,并希望能在市区建成数个24小时无人值守读书屋。
) [( o, R9 w+ b7 _. o

喜迎十九大 汉中百姓眼里的汉中这五年

喜迎十九大 汉中百姓眼里的汉中这五年

" v5 F. X) v7 W4 ?/ h. R       汉中这五年
6 w* D: o6 w$ o2 c, I. u9 H/ I  贫困户:赶上了脱贫攻坚好政策获得5万元创业本金
1 G% E' ]( b2 v4 l6 E9 f1 V, V  佛坪县石墩河镇回龙寺村贫困户吴纪龙为了摆脱贫困,曾养过猪、鸡、鸭,也种过猪苓、天麻,但收效一直不大,究其原因是没有发展本金,种植养殖规模较小。但通过精准扶贫,他有了本金、学到了技术,逐步脱贫不成问题。
$ G5 |% R8 K% [' `  而母亲残疾、父亲多病、家庭贫困,家住佛坪县大河坝镇联合村三组的程良智,1994年从韩城煤矿技工学校机电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渭南市蒲北煤矿,但3个月后企业便关闭了,后在佛坪县轻机厂干了半年电焊工,厂子也倒闭了。他不得不背上行囊,加入到了南下打工的队伍。直到2016年,帮扶干部通过扶贫办帮他贷到5万元产业扶持贴息贷款,一次购买种羊80只,到了年底羊群增加到230只,春节前出栏85只,细算一下,除了145只存栏外,他净赚了23000多元,还获得了县财政5000元的奖励补助。另外,他的父母,在被确认为贫困户后,按政策也享受到了残疾补贴、低保金、养老金。对此,他总结到,从1990年到现在的27年中,自己享受过农家子弟考上学的荣耀,经历过就业的煎熬,感受过农民工在外打拼的艰辛,体验过回乡创业磨炼,而直到遇到脱贫攻坚的机遇,才收获了迟到的创业成功。
' {% A6 o8 N5 V9 W1 B  外地游子:没想到变化这么大
! G4 i5 j0 K) {; R/ Q/ x, n  “几年没回来,大变样了。”在上海工作的王惠随着老公十一假期回老家勉县看望公婆,发现印象中的拥挤的小县城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马路,货品齐全的超市商场,高大上的宾馆、酒店、电影院,县城随处可见公共卫生间、环卫工人免费饮水点、文明县城公益广告……用王惠的话说,勉县给人大城市的感觉。5 R0 I. d, o  @
  王惠的公婆家住勉县县城四方街。据她的公婆说,以前四方街是勉县县城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商店饭馆云集,乡下人进城做买卖,都到四方街摆摊叫卖。随着社会发展,勉县县城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四方街却逐渐没落——道路狭窄,路面坑洼不平,路两旁土坯房低矮破败,角角落落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许多人已经搬离老街,但还有部分居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离开。
+ R9 K( @) }( p. W  近几年王惠的公婆随她们住在上海,虽说吃穿住都不愁,但老人时刻思念自己的故乡勉县,然而老屋的环境却又使他们望而生畏。- {$ {2 e/ u4 T! V& O3 g# j
  去年以来,勉县大力开展旧城征迁,实施棚改项目8个,完成征迁2867户,棚户区改造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今年该县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已完成征迁887户。原来汉江河边摇摇欲坠的老房子拆迁后,腾退出的土地修建了占地100亩的应急避难场所沔水湾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现雏形。老人们站在路边指点着“这广场气派,面积大,将来练太极拳,不用听广场舞的舞曲受干扰了”。同时连通城市南北的主干道定军山大道江南至国道108段已建成,武侯大桥建成通车,汉江南岸滨江绿化带早已竣工,这些项目的建成使得勉县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增强,档次品位也大大提升。
! C- h6 T- n: N& \8 I  “以后春节都回勉县过!等我们将来老了,也回勉县定居!”趁假期在勉县逛了个够的王慧对公婆说。(来源:汉中日报 作者:何大龙 张凌)8 R; W: F9 G" V0 Y+ h6 H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