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2729|回复: 0

[汉中商情]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9-29 11:3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万里丝路茶道上,莫斯科历来是中俄茶叶贸易的重要抵达城市和茶叶消费城市。相对于国人由来已久的饮茶习惯,俄国人饮茶的历史虽不算太长,但茶在俄罗斯民族文化中却占有重要位置。而今天,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中俄经贸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凭借醇香的口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茶在俄罗斯也越来越深入人心。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在莫斯科街头,浓郁的异国风情纷至沓来,但我们依旧能看到售卖中国茶叶的超市,普洱、碧螺春、铁观音等中国名茶,都颇受当地消费者欢迎。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在当地举行的经贸文化推介论坛上,摆放在会场门口的汉中仙毫引起了众多外国友人的强烈兴趣,纷纷冲沏、品尝。
  同行的文化学者肖云儒老师就曾对汉中仙毫进行过趣解。肖老师用“拆词法”解释了“汉中仙毫”的文化意义:汉,就是汉族、汉文化。汉文化是全球华人的精神符号,是汉文化把全球华人凝聚到一处的。这么伟大的汉文化现象,就来自我们的汉中。中,即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仙,是仙气和灵气,是汉中秦岭巴山独一无二的气场。毫,既是汉中茶的优美外形,又体现了雕琢美玉一般的如切如磋、反反复复制茶过程,是一种精雕细琢、纤毫毕现的工匠精神。
  在几天前的阿斯塔纳经贸推介会上,从长安大学毕业的姑娘Aliya,就在论坛现场充当起了汉中仙毫的“代言人”。她说“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着不同的饮茶习惯,汉中仙毫口感微苦,我们本地人喝茶口味偏甜。”除了口味上的不同,中国茶叶还传承着深远的文化。“我最喜欢的是喝中国茶叶有很多讲究,比如用什么茶具、如何泡茶、最后怎样尊敬地递给客人。”
  此次的莫斯科推介会上,就读于莫斯科语言学院的爱古丽先后品尝了汉中绿茶和红茶。2015年曾在中国青岛学习过一个月时间的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们,她平时很喜欢喝红茶,也非常喜爱中国茶的品质和口感。但遗憾的是中国茶叶价格对作为学生的她来说,还是比较昂贵的,所以并不经常消费。临别时,汉中仙毫品牌代表为她赠送茶礼,并欢迎她到汉中做客,让这位高挑的俄罗斯姑娘喜不自胜,连连称谢。
  离开莫斯科赶往圣彼得堡的时候,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气——秋分。9月23日,从晨曦微露,到一弯硕大的新月低垂在广袤的原野上,汉中仙毫中东欧宣传之旅随车队已历时13个小时向西奔袭了700多公里。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汉中仙毫的中东欧“奇遇记”

  到达圣彼得堡市区,迎接我们的已是似海华灯。本来以为,这只是一次仓促的驻足。令人惊喜的是,从张骞故里走出的汉中仙毫在这里与“司马迁”不期而遇。
  原来,得知2017丝路万里行车队途经圣彼得堡,正在此地指导排练大型歌舞历史剧《司马迁》俄文版的刘宽老师,委托就读于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的留学生王默,专程赶到酒店,为车队赠送俄国画家以冬宫为背景的油画画作,汉中仙毫品牌代表也以茶礼隆重回赠。
  跨越两千多年,歌剧《司马迁》和来自张骞故里的一叶仙毫在丝路上聚首,碰撞出的不仅是两位伟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精神呼应,更传达了中国人民增进文化互鉴、促进民心相通、传递中俄友谊的美好愿望。(陕西卫视)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