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235|回复: 0

[发展]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9-17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鸡公车是独轮车的一种样式。独轮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独轮车,农耕时代的人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肩扛背磨的体力负担,这是中国古代最原始的科技水平,是对机械原理的不自觉运用。独轮车在南北各地的制作方式大同小异,汉中独轮车有其特殊的样式,前面尖,后面宽,独轮靠前,前高后低,从正面看它的头昂得高高的,颇有公鸡那样雄健的姿势,因此家乡人们叫它“鸡公车”。
5 B# W: W0 X4 Y9 [4 s! k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6 a; @1 E  X) ]2 A. b3 {' h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鸡公车是家乡农村的重要运输工具。架子车(拉拉车)是拉着走,鸡公车是推着走,因此拉架子车叫“拉车”,推鸡公车叫“推车”。鸡公车可以推粮食,推肥料,推柴禾,还可以推着赶集市,在没有架子车道的情况下,它可以在小路上推,因此鸡公车比架子车更实用。特别是那时汉江河是木板桥,架子车不能过,鸡公车却可以畅通无阻。壮劳力用鸡公车可以推300多斤的硬梢子柴或块子柴过木板桥。过木板桥时特别悬乎,得有一手好技术。要两臂力大,腰身灵活,随着桥板的闪动,推车人也就势跟着闪,忽悠忽悠就过去了,如稍有不稳就硬去扳平,鸡公车准掉到河里。推车走山路的时候,还必须约上个伴,上坡下坡相互帮忙。1 Y, `% [  K6 @5 d2 S/ @4 b, }! P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 t* j  n7 F4 ?% h
  大跃进的时候贯彻毛主席的“八字宪法”,农村大搞积肥运动,把家家户户的土肥都要运到人民公社的田地里去。猪圈牛圈的土肥挖光了,就拆陈年老土墙,老土墙拆完了,就在地面上挖地三尺,认为“千脚土”必有肥力,也是肥土。当时人们忙忙碌碌,成天都在运肥料,运肥料的主要工具就是鸡公车,在鸡公车上装一个小木箱,把肥料推到地里后,车一翻就倒了,很像一个小小翻斗车。“文革”期间喜交爱国粮,每个生产队排成好长一个鸡公车的车队,打头的车上插一面红旗,叽咕叽咕的车轱辘声加上敲锣打鼓的声音,气氛十分壮观热烈。那年,阳安铁路修到铺镇了,政府给当地百姓摊派了石道碴任务,为了“修好阳安线,埋葬帝修反”,人民群众热烈响应,也是用鸡公车把石碴推去的。
6 Q1 P+ U4 [+ n" L6 j2 d: N  上什么坡唱什么歌,上什么道用什么车。关中大平原没有鸡公车,因为一马平川,村庄集中,村中家家户户都是门临村中官道,村村大道相通,关中乡党收割、拉粮、运肥都用马车。《白鹿原》中陈忠实曾让关中道上的马车和骡子出尽了风头。而陕南农村地形复杂,多小山丘陵,村庄分散,独家小院较多,从农家小舍到有大路的地方一般都是泥路小径,因此推鸡公车就很合适。陕南庄户人家家家都有鸡公车,相当于关中乡党家家户户必养骡马一样。
; N* v5 J, m( d- `/ G" e  做鸡公车不叫“做”,而叫“打”,“打制”的意思。打制一台鸡公车得请一位老练的木匠师傅,不是所有的木匠把式都敢接这活的。首先,对木料的选择很有讲究:车身得用檀木,车轮得用油松,车轴必用青岗木。其次,车体大小和车身高低得根据车手的身材决定,要量体裁衣。最后,每一道工序都得十分讲究。如是关键部位的楔铆接口处要一次对接成功,不能加楔子。车体台面是梯形,结构比例角度很难把握,全靠木匠把式的经验。车身做好后,还要打磨光滑,刷上桐油。爱好的车主还要找一条橡胶轮胎在车轮上钉一圈,为的是耐磨防滑。4 I3 t: s2 `4 e$ i4 G9 U3 S! t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在汉中逐渐绝迹了鸡公车
! C% y8 t) Z, t5 y: R+ M6 z) V& B/ h4 T
  打制好了一台鸡公车,还需要为车把做一条结实的肩带。推车时,握住车把的双手和胳膊主要是掌握车的平衡和往前行使推动之力,而车上的重量除集中在车轮上外,其余的全靠肩带把力压在肩上。所以肩带要做的尽可能结实,最好用麻绳做,也有用布条做的,但筋绳也得使麻绳。有的车主为了好看,还把肩带做的花里胡哨,十分漂亮。家里媳妇为当家的做肩带,是很用心的,在肩带上系上了对自家男人的牵挂和出门平安的祝福。肩带做好后,两头还要各拴一个缨花穗子,推车的汉子微弓着结实的腰杆,两手把车把抓牢了,再背上漂亮的肩带。肩带背在男人结实的长着腱子肉的脊背上。车把下是飘来飘去的缨花穗子,这样子的车把式婆娘们最爱多瞟几眼。身强力壮的车把式走到漂亮女人身边,时不时还得意地腾出一只手来擦把汗,用另外一只手推车,显得技术老练,动作潇洒。
; T6 H# h2 ^8 x" s9 R  最近些年,陕南农村的道路普遍实行了水泥硬化,村村相通的小公路上跑的都是农用汽车和电动小三轮(电驴子),分散的农户进行了相对集中的统一规划,泥路和小道慢慢消失,鸡公车也就随之逐渐绝迹了。(来源:汉中旅游): A) _( D2 ~+ g6 Q! {
2 @& Y+ q" ]$ s9 Q/ J+ N
  作者简介:许广盛,男,生于1949年4月16日,祖籍汉中。大学本科文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先后担任汉师院党委宣传部长,陕理工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曾从事艺术学,人文科学,思想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5部。退休后开始写作并发表散文多篇。
3 o5 {) P/ D: }/ [7 q! d# b
, O5 @' `8 Z; k! N) N/ S$ o
9 A4 j) z. H; v' O" c# r9 U
% e0 E6 z+ N3 H5 Z) s  r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