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494|回复: 0

[爆料] 西乡惊现清宣统三年“执照”专家解读遗存的廉政密码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9-1 15: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中,西乡县档案馆发现了一份清宣统三年的“执照”。
; l* S9 u+ d% a: i" W" Y+ G  执照四周为龙纹图案,内容记录了清政府颁发给本县丰富里(“里”是清时划分的征税片区,西乡时有18个里,“丰富里”主要包括城四门、私渡、两河口、沈家坪等地)粮户范成永,认定他为“宾”之事。
1 w! P$ v. m- K( r. l: M6 \( U

西乡惊现清宣统三年“执照”

西乡惊现清宣统三年“执照”

: _) A7 `. m% i# G( J, M' K1 H  何为“宾”?这得从中国古老的礼仪“乡饮酒礼”说起。
: b4 ?. z1 ~8 P7 L& E  乡饮酒礼又叫乡饮酒,最初就是乡人凑在一起喝酒,经历代政府提倡并逐步完善,遂成为古代社会敦伦常、行教化的官办酒会,是古代嘉礼之一种。- L, B$ G5 [6 X# m; A
  乡饮酒礼起于周代,兴盛于明代,清代乡饮酒礼沿明旧制而行之不辍,至民国初年废坠,遂逐渐演变成年初的“会春酒”,成为民间自发行为,其初始目的是借乡饮酒礼为载体将“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臣忠子孝、兄友弟恭”的儒家礼教精神灌输到社会之基层,教化大众。乡饮大宾、乡饮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皆有名额限制。* t9 F7 F4 p4 d+ t; Z% h( R
  西乡粮户范成永而能经层层报批,获皇帝批准为宾,并颁发执照,在当年乃至后来的乡饮酒礼上,在西乡最高地方长官主持的“酒会”上获得尊贵席位。执照中写道:“特邀靖边县学调署西乡县儒学正堂”,“管学员张步洲等以齿德俱优等情举报”,说明选拔宾要有推荐人,选拔、确认宾是要由上级政府认定的,最重要的是还要给范成永画像,做“廉政鉴定”:“现年五十六岁,中身,光面有须。到学据查,范成永实系勤俭持家忠厚待人”。西乡的粮户因为德高望重被朝廷任命为“宾”,享受“蟒补顶戴荣身”的待遇。这份“执照”可算得上是一份道德嘉奖令了!
7 x' R- {5 r: N  平民百姓中选拔出来的宾,能参与到本地重大的官方主持的“酒会”,这对促进官民交流,缓和社会矛盾,有着非凡意义。乡饮酒礼作为儒家礼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人们尊老敬贤、端正风俗的效果,又在法律法规之外柔性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合理调整着乡土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 P' Q0 H$ K6 F, K& S! D1 B( ^  作为参加者,务必要选用具有典型示范价值的人,为天下人做表率。文告中推荐人、参与选拔、收到执照的人都要在自己的名字上朱笔画押,由此可见,朝廷是多么重视选拔“宾”,选拔程序又是何等严谨。因此,在为获得乡饮酒礼宾客资格的过程中,自觉养成了一种崇礼向善的意识,即我们常说的规矩意识。在观礼的过程中,普通百姓也会受到鼓舞,从而也自觉尊法向善,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
2 g, p" S- j: J7 ?7 Z; f1 t  乡饮酒礼这一历史文化,对于今天在选拔任用干部时,仍有着很强的借鉴作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是“风向标”和“导航仪”,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关乎党风政风,关乎事业成败。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用错一个人,打击一大片。导向错了,不仅会挫伤广大干部的积极性,更会产生很坏的“示范效应”,让一些人身不由己或是“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助长不正之风滋长蔓延。(汉中日报  通讯员 李文毓 樊义强)+ T4 r9 y2 v1 E5 z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