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11|回复: 0

[汉中旅游攻略] 处处皆风景徐徐入画来——南郑县追赶超越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纪实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8-5 09: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有山色,湖有湖光。村有村情,民有民风。
' T1 g( j8 h& P! ?  N( d; i  南郑之美,美在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美在水韵悠长;美在绿韵盎然;美在茶韵天香。
0 Q, H+ i" ]0 S: v' {  \  近年来,南郑县遵循全域、生态、产业、文化的旅游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与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农旅融合的发展道路。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15%以上,旅游从业人员2.65万余人,旅游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4倍和5.2倍。今年上半年,全县将接待游客7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 z( ]6 o2 k$ _5 O' P' m
. v) m% F/ B  Y" a9 W- W) U  全域开发,先行先试探新路& U$ s8 A% n1 P
  南郑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富集,是陕西旅游资源大县和首批旅游强县,现已探明的各类旅游资源有40余处,主要景点以被列入市中心区的大河坎镇为中心,呈扇形分布,已成为西安、成都等周边城市的休闲度假首选之地。0 N6 n! i4 p" e9 }0 j* u6 M3 v
  如何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然而,"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服务"的现状,始终制约着南郑旅游超越发展。冷静分析,这一切尴尬归因于旅游的单一发展,要实现旅游长远发展,改变这种尴尬处境,就必须迈出升级的步伐。
! @& L: M- G. N3 W4 f, z  旅游产业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投资收益慢,这一特性让旅游建设资金成为最大难题。
- f  ~6 y! M" q1 U- a! v6 F1 D
3 S) Y/ j8 g+ q3 t, x: q6 [1 ~  该县按照“大旅游、大产业、大项目、大品牌”发展理念,将旅游业列入省上规划的陕南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一县一产业”来重点培育,把“旅游兴县”建设作为全县三大发展战略重点,以“全域旅游、全景南郑”为目标,依托自然、人文、红色等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建设精品景区,倾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做到“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形象围绕旅游塑”,努力打造“山水如画、人间仙境”的县域大景区,形成四季有亮点、处处皆景观的大旅游格局。
$ A% P2 v# i. F  基于这种认识,该县通过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社会资本已逐步成为主要的旅游项目投资主体,在破解发展难题的征途上,招商引资有效破解了旅游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该县着力优化投资环境,汉山景区整合项目资金6亿元,已建成汉山大道、汉山广场、金石谷、“汉山夜明珠”大型灯光秀、路网60公里及景观节点四个。成功引进陕煤集团投资7亿元开发黎坪,省水务集团投资开发红寺湖、广厦集团投资开发南湖、汉中鑫建公司开发小南海、四川正田公司开发圣水寺、巴中天耀公司投资5亿元开发龙头山、龙岗文化生态旅游园区已成功引进温泉度假酒店、凤凰玫瑰园、健辰农业园。( K- W& t) e/ d9 K
  从招商到落地,从转型到扩能,该县压担子、落任务,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构建起储备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运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转身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
4 J4 X' q% s( V' {+ H  持续发力,激活发展新引擎' a7 r2 P5 S7 W# u0 F. t
  走在红寺湖环湖路上,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建筑,散发着现代气息。穿行在龙头山景区施工现场,车辆穿梭,机声隆隆,焊花飞溅,各个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如火如荼,一派勃勃生机。置身其中,让我们感受到南郑县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的热浪扑面而来,处处涌动着乘势赶超的热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发展机遇期。8 g7 u* ]/ A! |& E% ]

南郑县追赶超越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纪实

南郑县追赶超越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纪实
2 B) s, w% P% M; c& ~# I
  今年,该县共实施旅游产业化项目14个,计划投资17亿元,上半年,预计完成投资8.9亿元。
" j: ~7 W( L& V& e: r  大项目云集、旅游产业勃发,从来都不是一时一日之功。每一个项目成功落地、顺利推进的背后,都凝聚着全县上下奋发赶超的精气神。! G, Y+ `# N7 D, _. W4 o+ g- z4 \
  该县按照“城旅一体化”的思路,把城镇作为最核心、最美的景区,从道路、桥梁、建筑到服务设施建设,都充分植入旅游元素,每建成一项工程都是一道景观。
* f  Q& i* o* e: X  南湖旅游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3亿元,收储土地1300余亩,流转农业园区用地580亩,环湖道路开挖11公里。黎坪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完成投资4280万元,西流河大酒店完工并试运营,天书崖安全防护网已完工,正在实施门户区河心岛景点包装工程、瓦石溪桥头至停车场沿线亮化工程、枫林瀑布至七星阁景点包装工程。龙头山森林公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340万元,大分水岭至龙头山路面铺设工程已完工,正在实施陈家坪游客接待中心、龙头山接待站酒店、狩猎场射击训练中心、滑雪场等工程建设。
/ [; F( W& ?2 ]0 T( `4 e  红寺湖大孤山生态酒店、凤凰玫瑰园、小南海景区整体开发、圣水文化生态旅游园区、龙岗温泉度假区、龙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红色旅游二期等建设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激活旅游经济发展新引擎。
3 c/ b/ e0 P. z+ [  融合发展,幸福花开别样红
4 H5 ?6 o: U, x% @$ a" W4 K. F  如今,走进汉山景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看农家景、享农家乐已成为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岸,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吃上了“旅游饭”。
3 m, m+ _7 Z# R8 P: p/ W) n* T1 ~2 a  近年来,南郑县委、县政府按照“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总体思路,挖掘整合南郑千年古县文化资源,继承和发展桄桄戏、协税社火等民间文化活动,启动龙岗古人类文化遗址、圣水小南海宗教文化、红色革命遗址等一批项目,开发参与互动体验型旅游产品,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宜游宜居”的原则,培育发展乡村度假型、农业观光型、城郊休闲型、美食体验型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把休闲观光、乡村旅游、采摘体验、文化娱乐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格局;以自然生态、田园文化、农耕文明为基础;以回归自然、认识农业、怡情生活、生态环保为发展理念;着力创建一批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 X* s2 _& h: T9 O8 D+ d

南郑县追赶超越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纪实

南郑县追赶超越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纪实

8 o/ D% k/ _+ m9 d  推出了陈村、协税、汉山、红寺湖等4条游花海精品线路,筹资7000余万元改扩建乡村旅游道路100余公里,新建尖山沟、协税等5个观花海基地,瓦石溪等6个村成功申报为国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成瑞腾、百隆盛等旅游与农业相结合的休闲观光园区13个,相继培育出以自然景观带动型的大汉山山系农家休闲山庄产业集群,以旅游景点拉动型的黎坪、南湖、红寺湖、圣水寺休闲农庄集群,以采摘体验和现代农业观光带动型的鹏辉、高台华荣魏家产业集群;以特色风味带动型的草堰酱肉一条街、新集甲鱼庄和各镇点状分布的休闲农庄产业体系。先后建成了大汉山度假山庄、鱼米之乡等农家乐260余家,建成生态观光茶园近2万亩,茶园总面积达19.7万亩,涉茶人口15.2万人。去年,该县430户贫困户依托乡村旅游带动实现脱贫。0 |( l4 G  e& _" @0 _8 R# m% X
  游在南郑。春来,沿线油菜花成片成海,满眼芬芳。夏秋,荷叶田田、稻香蛙鸣。游客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刘云鹏郑阳)( Q; x' {( d- I0 `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