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680|回复: 1

[文明交通] 汉中市民要求恢复电动车遮阳伞,官方回复!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7-24 09: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网友:你们说按照陕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和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管理工作》的通知,汉中电动车不能安遮阳伞。请你们公开一下省上文件内容,让我们学习一下上级规定,是不是省上只要求汉中市民电动车不能安遮阳伞,省内其他地市可以安装?当前天气酷热,全市人民都在抗酷热,发展生产。工人农民骑电动车上下班顶着烈日,有遮阳伞也许好一点。可是汉中交警该作为不作为,比如管理好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驾驶等等,却乱作为,禁止电动车装遮阳伞。这是对人民群众生活极不负责的行为,请市长大人立即取消交警队的错误决定,追究相关决策人的责任。

汉中市民要求恢复电动车遮阳伞,官方回复

汉中市民要求恢复电动车遮阳伞,官方回复

  汉中市公安局回复:
  首先,感谢您对汉中中心城区礼让斑马线和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的关注。能够变换视角思考交通,转变理念勇于质疑发声,这是一个高素质、负责任市民的表现。交通环境是一个城市的门面,既体现出城市的发展程度,也反映出城市的健康状况。大街小巷纵横交错将城市连接成一个整体,犹如人体的动脉、静脉、毛细血管通达全身,而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是城市“血管”中流淌不息的血液,为城市的畅通、活力、健康发挥一份作用。有名人说:“每个人对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作为城市的血液,我们对城市有着血浓于水的感情,同样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是给城市添堵积弊、惹她生病,还是给城市添彩增色、让她健康,这不仅检验着我们的心态,更考量着我们的行动,通过城市交通这面镜子也可以折射出“知荣辱、明得失、正衣冠”的市民形象。
  其二,交通秩序整治是城市管理的迫切需要。面对我市机动车、电动自行车数量的迅猛增长,面对车不让人、行人闯灯越线、车辆加装遮阳伞、逆行乱穿、随意调头拐弯、随意变线超车、车辆随意停靠等交通现象,面对“人、车、路、环境”的各种矛盾、安全隐患和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这是文明城市的表现吗?我们应该怎么做,科学治堵治乱的良策是什么呢?面对各方交通参与者的需求,如何寻求一个最大公约数和最佳契合点,让绝大多数人满意呢?对于城市交通,每个人都有话要说,但这些言论是不是站在城市交通整体来考虑呢?是不是能够代表绝大多数人呢?这些都需要深入探讨和交流。汉中公安交警部门作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主力军,以交通管理者和服务者的角度,在进行了大量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汉中中心城区和各县县城的交通乱象,开展的这次专项整治行动,是准备充分、顺应潮流、势在必行。
  其三,车辆加装遮阳伞是交通违法行为。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陕西省实施办法》的相关条款规定:改变自行车、电动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外形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加装遮雨(阳)篷、座位等妨碍交通安全装置的;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是交通违法行为。省交警总队也多次就汉中电动车、摩托车加装遮阳伞问题提出严查严管要求。再者人的生命至高无上,在生命权与遮阳伞之间,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全国各地因遮阳伞引发的交通事故教训是深刻的。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交通管理工作中,就是要更多的保障和关注“人的安全和畅通”,让每个交通参与者享受到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幸福,感受蓝天白云的惬意,呼吸清新的空气,实现方便快捷的交通出行,这也是我们三市建设,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的必然选择。以人为本的出行方式就是对生命个体的尊重,不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都是普通的交通参与者,交通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位移的改变,交通服务者只有顺应这样的趋势,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才能使城市交通步入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交通参与者只有改变观念、更新理念,积极适应这样的规律,才能获得更加安全畅通的出行。
  其四,文明交通整治绝不是短期行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您从抗酷暑、抗炎热的立场出发,谈了需要加装遮阳伞的必要性,这种交流互动很好,但是如果能够从建设文明城市角度、从大多数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角度多想一想,就更好了。我们的好多劳动者、包括我们的交警,头顶炎炎烈日、脚踏滚滚热浪,接受重重“烤”验,倾心保驾护航,他们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安全畅通,还不是为了整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如果看交通的视角改变了,视野开阔了,对加装遮阳伞的交通危害问题的思考认识也就会变得更加立体和客观,也就会更加善于从城市家园的层面感悟交通的发展变化,审视自己作为一名交通参与者的心态和行为,理解交通管理者和服务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解城市交通发展大局的统筹考量。如果只看到小我,只看到交通整治影响了自己的利益,就狭隘了。在严峻的交通环境形势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的治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工程,对我们共同家园的守护,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应尽的责任义务!让我们以“位卑未感忘忧国”的家国情怀,为城市文明、交通安全的发展未来多想,多多反省自己参与交通的心态和行为,从我为人人、我为社会做起,逐步改变自己的交通出行习惯和方式,让有序、安全、畅通、和谐的音符成为文明城市交通的主旋律。
  当我们畅行在真美汉中的蓝天白云之下,更应居安思危,中心城市需要每个人从自我做起,成为文明交通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应该善于约束自己的行为,有车不可任性,不可加装遮阳伞,自觉向一切不文明的交通陋习说不!衷心希望广大交通参与者能多视角考虑问题,少一些抱怨吐槽,多一些理性思考,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治理新格局。
  未来的十年、二十年,当我们徜徉在现代化文明程度高度发达的城市中,回过头来,今天探讨的这些问题也许不应该成为争议,但也正是这些争议让我们理解、改变、进步、成长,这是发展中绕不开的磨砺。当下,我们要做的,就是向着正确的方向,怀揣美好的前景,用主人翁的姿态,做共建真美汉中的行者、歌者和使者!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