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城固县“精神脱贫”推进组工作人员向群众宣讲脱贫政策、发放资料
. X. K5 Z6 v; S& O 日前,城固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推行“住农家、走农户、吃派饭、摸家底、找办法、真帮忙”六条制度,驻村工作队员迅速行动起来,住农家、吃派饭,每人每餐给农户交餐费,农户做什么吃什么,不得提高标准、严禁饮酒。
, [8 l) }# N2 t/ B/ h+ v
住农家 吃派饭
1 W X. a3 z' Q7 W; j 吃派饭一词,对年轻干部来说很是陌生,但却是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干部下乡都是由村组干部安排到农户家吃饭,干部吃饭付钱,不增加群众负担。近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干部下乡吃派饭被迅速发展起来的廉政灶、集镇上的食堂饭店替代了,干部进村次数多了,感情却淡了。% y/ _3 N1 k4 f6 t" r" m T
县委宣传部驻双溪镇方家坡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农户家吃派饭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调研察民情时,总是直奔厨房“揭锅盖”,谁家日子过得殷实不殷实、富足不富足,从厨房和锅中的“干货”就能看出端倪,真真切切体察百姓冷暖。当前,城固县重拾优良传统,通过干部下到群众挨家挨户吃派饭,和群众同坐一桌,同吃一锅饭,同住一个屋,白天帮助干农活,夜里和男女老少家长里短地拉家常,掏心窝子说实诚话,共商脱贫对策,不失为暖民心之举。既有助于拉近干群距离,把扶贫政策讲进群众心里,又切切实实地帮助干部祛除了浮躁、懒散等不正之风,也更容易通过一碗饭体察到真正的民情,摸清贫困户致贫原因,助力精准施策、精准脱贫。对提高群众对干部工作的满意度、塑造干部清正廉洁的形象也是大有好处。为了防止“铺盖进了村、人没住下来”,“计划上了墙、工作没落实”现象发生,城固县还制定了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和包村干部纪律十条规定,并派出督导组检查,确保严格执行。2 ] W2 W& K! m v
住农家 吃派饭
$ y6 ~2 N7 H' ~
驻村工作队组成党员帮工队帮助缺劳力的贫困户抢收 “住农家”找到脱贫方略,“吃派饭”吃出真情实意,“真帮忙”解贫困户燃眉之急,实实在在地接地气,让千百名党员干部进入到社会最小的“细胞”之中,呼吸着农村气息,与群众同甘共苦,助推脱贫攻坚。由此可见,“住农家、吃派饭”是做好扶贫工作的一剂良方。(三秦都市报 邬正鹏)
% y0 B3 u( r6 ]7 y% j/ n
8 Y* y+ s& v/ ?; P( u; c3 D 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