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023|回复: 0

[医院信息] 冯世纶教授:六经辨证成熟于《伤寒论》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5-8 11: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些资料表明,经方理论起源于神农时代,《汤液经法》标志了经方发展,而《伤寒论》标志了经方理论体系的确立。
      杨绍伊所著《伊尹汤液经》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六经辨证的思路。
      可叹者,杨绍伊把《伤寒论》原文分为《汤液经法》原文、张仲景论广条文、仲景遗论(弟子补入)条文三类,
      所据是文辞特点,其方法有待内行考订,其内容有待分析,这里仅就两个方面,来洞观仲景对六经辨证理论的发展。
      1、分析六经提纲  
      杨绍伊在所著《伊尹汤液经》中,认为《伤寒论》中的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后世简称为六经或三阴三阳)名称,
在《汤液经法》已出现,且有不少有关每经病证的论述,列为《汤液经法》原文,但无“××之为病”主体词,即后世所称之提纲,只在太阳病开头有“太阳病其脉浮”
       做为六经提纲的条文,皆列为既不是《汤液经法》原文,也不是仲景论广,而是仲景遗论,由其弟子加入,特别在厥阴病提纲前有“师曰”两字
其意是在说:六经名早已出现,但在《伤寒论》才出现提纲,其提纲在仲景生前还未出现,而是其弟子后来加入
      提纲的出现标明了六经含义,提纲是八纲概念,为病位、病性概念,标明了六经实质,是解读六经的关键。
      胡希恕先生正是据此,并仔细分析各经病有关条文辨明了六经实质:
      即太阳病实为表阳证;
      少阴病实为表阴证;
      阳病实为里阳证;
      太阴病实为里阴证;
      少阳病实为半表半里阳证;
      厥阴病实为半表半里阴证。
      标明六经实质为八纲概念,不是经络概念。
      2、分析《伤寒论》笫148条(赵开美本原文序号)  按扬绍伊的分类,《汤液经法》无148条原文,被列为是仲景论广加入,附于笫230条(阳明病,胁下坚满,不大便而呕,舌上胎者,可以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之后(杨绍伊认为是《汤液经法》原文)。
148条原文为:“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若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对本条的研究,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特着笔墨,从诸多笔记中可看到探讨良久、修改再三,而最终指明了两点:
       一者,该条病证特点是,病位不在表,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
       二者,治疗应改小柴胡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
       具体指明本条属半表半里阴证,并指出治用小柴胡汤是柴胡桂枝干姜汤之误。这是难得的、来之不易的珍贵研究。
       胡希恕先生正是以反复研讨《伤寒论》条文为主,“并始终理会”,得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
       以是可知,经方发展至东汉,意识到病位除有表有里外,尚有半表半里,而半表半里又分阴阳,也就是说,
       是张仲景在继方证分类有表里之别,又认识到有半表半里病位,使六经辨证理论体系至臻完善。
       理解这一概念,还要对比《伤寒论》以前的经方著作特点,即《本经》、《汤液经法》理论特点。
       由《汉书•艺文志》可知,《汤液经法》有关病位论述,只有“浅深”、“内外”即表和里,治疗当是用汗、吐下。
       再看《伤寒论》全文,大多内容是讲:在表用汗法,在里用吐、下法,以及汗后、吐后、下后出现的变证及治疗,这些多属《汤液经法》原文。
       显然是张仲景及其弟子们,是继承了汉前的经方治法、经验教训。
       同时还加入了《汤液经法》没有的内容,即论广时加入新的见解,而突出之点是,在少阳病篇特别强调了不可吐下(笫264条)、不可发汗(笫265条),这就表明了只能用以小柴胡汤为代表的和法。
       这样再结合笫148条分析,可看出《伤寒论》在病位概念上,与汉前的《汤液经法》有了明显不同,即除了有表里外,还有半表半里概念。
这样经方辨证,原只用八纲,辨证时只有“抽象”,而加入半表半里理念,“乃具实形”,而形成了完善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由经方的发展史可知,六经辨证的形成,是辨方证的规律总结,是八纲辨证理论的升华,有了六经辨证更能指导正确辨方证,
       刘渡舟老师评价胡希恕先生:“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赞扬了胡希恕先生医术高明,更赞扬了六经辨证的科学性。
       以上通过分析六经提纲,明确了六经提纲出现于《伤寒论》由仲景弟子加入,
       说明了是六经名远在商周已出现,为何用其名、其原始名义有待探讨,
       但六经提纲出现于东汉,赋予了实质内容。
       通过分析第148条,可知汉前经方只用八纲辨证,病位理念只有表、里,虽有六经名,但未形成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而张仲景及其弟子意识到了其间尚有半表半里理念,由八纲抽象,变“乃具实形”而成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因此,亦可知经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是在古代方证积累的基础上,由方证积累,进而进行分类而形成的,其理论是基于八纲,是张仲景及其弟子认识到了,表里之间尚有半表半里病位,这样使八纲辨证变成为六经辨证。
       这也说明了,汉前虽有六经名,但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实质,至东汉才得以形成。
      《伤寒论》书中,还涉及外邪(又称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气血营卫、津液、瘀血、痰饮、食毒、脏腑等理论,还有更独特的理念,如“阳气(阳)”,是《内经》及其他中医著作中所没有的独特理念。
       这些理论在经方辨六经、辨方证时起着一定作用,有时起着关键作用,
       是经方辨证论治中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方的主导理论体系是辨六经和辨方证。
       胡希恕先生正是据此,并仔细分析各经病有关条文辨明了六经实质,
       即太阳病实为表阳证;
       少阴病实为表阴证;
       阳(明)病实为里阳证;
       太阴病实为里阴证;
       少阳病实为半表半里阳证;
       厥阴病实为半表半里阴证。
       标明六经实质为八纲概念,不是经络概念。

冯世纶教授医案

胁痛案
左某,女,75岁 ,退休 2007年3月7日来诊
左胁下痛发作连背2天,伴见短气、心下满,嗳气、时吞酸,口干甚、口苦,平日需吃芦荟以通便。
舌暗,苔白腻中剥,脉细弦,既往有冠心病史30年及胃溃疡病史
辨证论治
左胁下痛、嗳气、口干甚、口苦、脉细弦符合少阳七证;
心下满,吞酸,苔白腻为饮逆;
舌暗、病久见胁痛为瘀血;

问:患者有口干甚、平日需吃芦荟以通便,是否合并阳明病?
答:也有可能,但患者气短、苔剥、脉细提示里津虚可能性大,不明朗,先观察。

治疗予小柴胡汤合橘枳姜汤、桂枝茯苓丸。
此胁痛连背应是冠心病心绞痛不典型表现。

柴胡12g 黄芩10g 清半夏15g
党参10g 枳实10g 陈皮30g
生姜12g 大枣4枚 桂枝10g
茯苓10g 白芍10 桃仁10g
红花10g 炙甘草6g 七剂

2007年3月13日二诊
胁下痛发作明显减少,程度亦轻,短气、嗳气、时吞酸,舌暗淡、苔少,仍口干苦,大便日一行,不需再吃芦荟以通便。
此饮瘀去而里津虚亦显
上方加白术18g 七剂
药后胁痛消失而有吞酸,继续调理。

师生问答
1、问:患者苔白腻,但有微黄,为何不写苔黄腻?
答:此苔基本是白的,但上面浮有一层黄,可以认为是白腻浮黄,对辨证意义不大。
2、问:用桂枝茯苓丸为何去丹皮加红花,它与桃核承气汤有何区别?
答:沒什么深意,丹皮凉而红花微温而矣,虑其里有虚。后方所主之瘀实证比前方更甚。
3、问:二诊大便已通,何以仍用白术生津通便?
答:二诊中可看到苔腻减而见少苔、舌偏淡、口干,且患者常有大便不畅,此属里虚津亏,予白术以生津利饮。
4、问:如果知患者素里亏,此次虽沒什么症状,能否先加补药,如参麦饮?
答:这不行,违背经方辨证原则。方证是相对,现有是证则用是药是方,无则不可。
按:此患者为不典型心绞痛,末服西药,只二诊便将病情控制。
非一般所谓中西结合,尚末看病人已想要开参麦饮、血瘀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之流可比。辨证是中医之魂。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