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255|回复: 1

[汉中游记] 黄文庆「汉上泛舟」一窗青山

[复制链接]
a
3 1
  @ME: 
发表于 2017-3-12 07: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家的那个村子在汉江北岸上,从小,一早打开家门,隔着汉江,就能看见南岸的一带青山。所以,在我上小学接触到“开门见山”时,用不着谁过多地解释,我就知道它是一个怎样的比喻。二十岁后来到了佛坪,开门当然就能见到高高的山岭,而在更多的时光里,感受最深的是“一窗青山”。
3 Q. w* ?# q" h  [8 U7 A  在佛坪,我曾搬过几次家,无论住半间瓦房、一间瓦房还是住在成套的楼房上,无论是住平房还是住二楼、六楼,每一扇窗外都是一群青山。我也先后在城郊或城里上过班,办公室的窗外同样是一群青山。; G* b9 ~, Y' w0 [
  早些年上学时,读台大教授李乐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特别向往他描述的那种境界——“无需养鸟,窗外鸟语萦耳;无需挂画,窗外有一幅巨画,名叫自然”。想不到几年后,这种梦一样的境界成了真的。: e7 |+ ^5 `2 w; v, Z+ @- r

黄文庆「汉上泛舟」一窗青山

黄文庆「汉上泛舟」一窗青山

. v4 P1 A1 ^; _. w) i9 N; f7 E& G  我是教书的,一生交道最多的是书籍,读书就要守着一扇书窗,大的、小的,南的、北的,高的、低的……佛坪空气洁净、通透,窗玻璃透亮得好像没有一样。
2 A2 i. o. y" E, T5 ?* e) i6 O9 J  春夏两季,窗外站着绿山绿岭,绿影映入窗子,窗玻璃就泛着一层不易觉察的绿意。如果是楼窗,就会半窗绿山、半窗蓝天,有时还会飘过半窗鸟影。就着窗外透进来的光亮读书,书页也被映得有一点点绿,书里的文字也就多了一些意境和美感。疲倦了,把头一抬,或一歪,就看到山影了。一窗青山是书页的插图,看看青山,读书的困倦也就一扫而去。山是多义的,无论读哪类书籍,青山都可以作“插图”,都可以和文字产生关联,从而增加读书的意趣。那些年,我读《庄子》《史记》《霍乱时期的爱情》《苏东坡传》《马丁·伊登》《生活在别处》……都是一边一页页地读书一边一帧帧地读青山的“插图”的。有时,心情沉重了,就多望一会山,“唯有青山无古今”,青山让我把眼前、书里的年代和宇宙接通了,一切郁闷和忧愁也就淡去了。古人著书,青山总在文字里隐隐约约地逶迤,暗喻着亘古和永恒。* [3 W" ]# q" S' N
  有时,索性把窗户敞开,草香、叶香便汹涌进来。佛坪山多水多,空气湿润,绿化率高达93.2%,加上四季有花一拨一拨地长开不败,窗外的清风就能时时让人醍醐灌顶。春天,临窗可能有一树繁花,红红或白白地开着,开半月,或一月,才会花事阑珊。
) j/ Q3 T( K/ K1 O8 F  有时,我会忽略了一窗青山。因为一窗鸟语会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佛坪鸟多,天南海北的摄影者都爱过来拍摄。我喜欢安安静静,又不抽烟,往往一连几个小时都不咳嗽一声,鸟雀就爱到我的窗台上停歇——来的最多的是白脸雀和蘸水雀。它们一只或两只,东张西望,叽叽喳喳,然后无影无踪。这几年山里的斑鸠也多了,我常常能听到它“勾勾——水”“勾勾——水”……有些神秘的叫声。# h  o, ]3 ?7 [7 |: `
  到了秋天,山由黄变棕,由棕变红,然后寥寥落落、清清瘦瘦。佛坪天蓝,山的色调也比较单纯。在冬天,天蓝而山赭,世界寂寂静静,仿佛窗外不是佛坪,也不是秦岭,而是圣地西藏。要是雪天,便会一窗洁白。站在窗前,山也迷离,人也恍惚。
4 F! Q( X9 ?8 _6 i! W( S  有些夜里,明月在天,亮如白昼,山影清晰,似入神界。0 A$ I5 X1 H2 @. ~' X
  古人写过“一窗明月”“一窗风荷”“一窗苇花”“一窗松涛”“一窗市声”等,在我心里,那些都不如“一窗青山”有无穷意味。
: s  L/ j" i; g7 R  无论你是什么身份和什么职业的,无论你见过多大的世面,有过怎样复杂的经历,读过多少书,属于你的只可能是世界的一隅,时光的一截,只可能是一扇窗子。且文人一般都是以一窗而收摄天下、古今,漫漫一生就是借窗而读,倚窗而思,近窗而写,守窗而活。人世间,白云苍狗,青山却改易不多,所以,一窗青山里,呈现着一切。
8 f/ k! e0 c7 G/ s5 e: h3 |1 Y  作者简介 黄文庆,笔名濮水钓叟,陕西作协会员,汉中市作协理事,汉中市诗歌研究会副主席;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首届、第四届汉中名师,汉中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在《诗刊》《星星》《美文》《中国青年报》《散文诗》等四十余家市级以上纸质报刊发表诗文1000余篇,已出散文集一部。
2 h" L% }. X' b) M2 d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