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3944|回复: 0

[焦点] 新年后省纪委通报3起腐败问题 村级监督为何难?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2-10 08: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过完春节七天假,不少人还沉浸在新年的气氛中,陕西省纪委在2月8日集中通报了三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某些人的正月显得十分难过。这三起问题分别是:
        1.山阳县高坝店镇民政办原主任孙庆斌贪污民政补助资金问题。孙庆斌利用职务便利,虚报补助对象,套取五保户生活费、义务兵家属优待金、高龄补贴、孤儿救助和危房改造补助等,共13万余元,用于个人支出。孙庆斌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违纪资金被收缴。
        2.旬邑县职田镇旧杨村党支部原书记任福田挪用危房改造资金等问题。任福田任职期间,该村违规用公款购买烟酒、月饼、土特产支出5351元,违规招待支出1万余元;截留20户群众危房改造资金23.8万元,偿还村委会广场工程欠款;将13.6万元支出白条入账报销。任福田受到开除党籍处分。
        3.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瑶玉村原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闫忙学套取征地补偿款问题。闫忙学利用职务便利,在移民搬迁土地征用中,为3名亲友虚报土地7.58亩,套取征地补偿款10.27万元。闫忙学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从相关材料可以看出,3起问题的当事人都属于职权不大、危害不小的镇村干部,正所谓“官不在大,有权则灵”“官职不大权力大,吃拿卡要胆子大”“三千五千不嫌少,三万五万不嫌多”正是对他们的“素描”。翻阅2017年省纪委通报的案例,1月份以来通报的61人中,基层干部占了57名,其中包括32名村官。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地区的村官问题频发?村级监督难在哪里?
        官小职权大 群众监督难
        “火车开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能否管理得好,能否搞得好全靠村干部。一方面他们是在农村风里来雨里去跑项目、搞产业辛苦带队奔小康的领头羊,另一方面他们是上传下达对接县镇,掌握村里财务信息,掌管村子公章的权力拥有人,但是这些基层村干部大部分都是非脱产兼职,不在公务员序列,收入普遍偏低,被形象的比喻为“干公家事,端泥饭碗”,一些村干部为群众服务积极性不高,更甚者开始利用职权谋取私利。
        由于乡村居住分散,大多数干部并非全职,虽然早早就确立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基于不同村组的现实问题(外出务工人群增多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村民自治中的群众监督或多或少存在薄弱环节。
        国内知名马哲教授任映红在一次调研中反映,一些村民即使知道村干部有腐败问题,往往因为缺乏法律知识不能以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在反映村干部的问题时容易走上访之路,除了时间和经济成本,还要冒打击报复的风险,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面对村里的问题往往选择沉默,这就让许多村干部有了可乘之机。
        陕西省村级监管有何实招?
        “村监会3个人,都是通过村民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产生,参与村两委重大决策讨论,监督村两委权力行使。”镇巴县杨家河镇贺家山村年过六旬的老党员王大爷说。早在2010年,我省为了加强村组织监管就创新推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走在全国前列,村监会的出现是我省不断探索创新村级管理的一个例证。近年来,不少区县纪检部门将其作为抓手,紫阳县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镇纪委直管村级监委会,去年以来,村级监委会向同级“两委”提出合理化监督建议4000余条,为民意上达提供保障,强化了群众监督意识和责权。
        2014年9月,我省更出台了《陕西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办法》,面向全省实施。各地市区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村级监管制度,其中略阳县村干部积分制、黄龙县村干部评议制等突出做法取得不俗实效。除了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创新制度强化群众监督的同时,上级相关部门对村组的常态化监督也在逐年加强。
        十八大以来,随着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等活动不断深入,许多县镇机关干部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风,主动下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武县乡镇干部驻村、三原县千名干部访村,紫阳成立情民意调查中心等做法把工作地点直接设在基层,了解村民的心声和诉求,即谋发展又对村干部形成督导。
        而随着我省县镇一级对村级财务审核制度的不断完善,一些村干部在财务方面的“任性”的权力正逐步被关入笼中。城固县将村级财务监管工作职责由镇经管站整体划转到镇财政所,注销了各村银行账户,各村不设会计岗位,只设报账员,账务处理交各镇财政所管理,实行统一账户,分账核算,代理记账,这种探索性做法使得过去混乱的村级账务得以明确,通过镇财政所定期公开确保了村民对本村账务的知情权力。除此之外,泾阳县检察院完善侦防一体化机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彬县“村财村用乡监管”工作办法,各区县村干部换届财务审查制度的确立都进一步扎紧了村干部权力任性的牢笼。
        防范监督 永远在路上
        村干部通报人数比例增加,一方面说明过去确实存在监管漏洞,另一方面也客观说明目前我省对村级干部的监督管理正在下硬茬、动真格。
        然而面对问题,除了敢于亮剑,解决村干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应从根入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农村执政基础。应该通过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的专题培训,增强他们的廉正意识,提升村干部的业务水平和能力。通过不断加强党的阵地建设,对作风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约谈教育提醒,强化党在乡村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加快制度建设,理清镇、村组织的权力清单和制衡关系,严格行为规范,让一切权力进入该进的笼子。(来源:陕西网)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