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5359|回复: 0

[雷人] 歪果仁拍的《中国新年》纪录片,为什么突然火遍全网?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7-1-31 06: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BC出品的一部纪录片——《中国新年》忽然火了起来。纪录片中三个BBC主持在春节期间走遍大江南北,将所看中国新年前后景象娓娓道来。
       这样一部歪果仁眼中的中国新年纪录片,意外之外又情理之中地触动了全中国人心中的最柔软的新年情结。
       回乡
       新年到来前,于中国人而言有一项每年必做的艰巨任务——回乡。
        远嫁萨里的李桐瑜已经9年没回到中国。
        北京首都机场,父母与哥哥一家早早就在接机处等候。年迈的父亲得了帕金森氏症,表情有点木纳,微微佝偻着背。身旁的老伴和儿子隔一会儿就会问一句:“没事吧?还行?”,老人总是回答:“没问题,没问题。”
         当李桐瑜一家终于出现,时隔九年未曾相见的家人紧紧拥抱。一直伫立在原地的父亲,在李桐瑜拥抱他时,颤抖地在日夜思念的小女儿的脸和额头上留下了3个吻。

《中国新年》纪录片

《中国新年》纪录片

        像李桐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每年春运期间,通过机场的客流可达一千万人次,其中大多数都是归国的海外游子。
        国内回乡的高潮则更多地体现在火车、高铁、汽车等路上交通工具上。仅从铁路而言,每年春运期间运行的铁路旅程高达2.5亿次。北京西火车站2015年就曾创下1天内售出560万张火车票的记录。
        今年春运盛况依旧:1月13日由中国经济报发表的2017年春运大数据报告中显示:2017年全国春运旅客预测发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再创历史新高,人均火车路途耗费15.36小时。而平均需时最长的属到达西藏自治区的列车——长达44.7个小时。
        纪录片中女主持人对于31小时的车程时长表示惊讶
正如片中对春运的定义:“全球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很多时候铁道部增运列车也仍一票难求,这就衍生了另一个特殊群体——摩托返乡族。
        摩托返乡族多为在粤务工工人,从广东各大工业区出发,拖家带口,满载行李,日夜兼程前往数百公里外的家乡,一路上的人数最高可超过10万人。

《中国新年》纪录片

《中国新年》纪录片

        政府在肇庆沿路设置休息区,志愿者为摩托车手提供热饮热食和帮助。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在交通、经济、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为了个人的发展和理想,更多人选择了这句名言的后半句——“游必有方。”
        虽然平时相隔千里的亲人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手段时刻进行交流,但在春节这个特殊节日,再实时的通话和视频也比不上面对面眼神的述说。唯有握住彼此饱含温度的双手,才能感受最本质原始的血脉相连。这既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也是作为人类最为深刻的对于温情的触碰渴望。
        所以无论是数千英尺高空的飞行,十几小时的颠簸旅行,还是潮湿寒冷,精疲力尽的长途骑行。
        无论多远,都要回家。

        团聚
        中国人回乡,毋庸置疑是为了团聚。当我们在新年齐聚一堂,食物、春晚、祈福是我们离不开的三大元素。
         一条鱼,除了“年年有余”还有多种寓意说法:头尾齐全,圆圆满满;头向长者,意表尊敬;剩余些许,则意头更佳。
        香港厨房大卫在当地市场向主持凯特介绍鱼的寓意
        除了鱼,过年的食物总有这样那样的美好寓意。饺子里的铜钱,蕴含着幸运富贵的意味。长长不断的长寿面是对生命的敬畏和追求。美酒佳酿,则是古往今来主客皆欢,举杯共庆时从不缺席的重要角色。
        还有更具意义的年夜饭,值得梁永贤和李冰灵夫妇一路风雨兼程骑行回家,只为这一顿全家齐聚的家常便饭。

《中国新年》纪录片

《中国新年》纪录片

        摩托车手梁永贤和李冰灵夫妇一家的年夜饭
        干杯举箸间,完成的是过去一年的总结和全新一年的展望。
        饭后的春晚是另外一个团聚时刻,尽管每年吐槽,却是每年齐家必看。自1983年到今天,34年过去,春晚早已融入所有中国人的过年记忆,尽管时代变迁,现在各地方台的春节晚会花样层出不穷,也更适合年轻一代的口味,但在节日意义中,春晚依旧无可取代。
        因为它所代表的歌舞升平,国泰民安,或许正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所愿意看到的新年景象。
        4个小时的春晚,背后是一千多个节目的筛选和长达一年的准备。
        除了食物和春晚,春节作为一年的开启,也是祈福活动的高峰。所谓辞旧迎新,中国各地的风俗不同,但祈福的中心思想大致相同:向过去一年神明的庇佑表示答谢,为未来一年祈得福分。
        就像香港人有春节期间向黄大仙敬香求签的习俗,除夕夜头一个敬香的人将特别好运,因此记录片中的香港女孩深夜2点就起来排队,同在队伍前列的香港师奶也干劲十足,一副斗志昂扬的气势。
        有趣的是,在神像前求电子签,可以在机器上自助查看签意。这种在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传统和时代的交融格令人触动——无论科技如何发展,新年对于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重要性永远不变,传统会历久而弥新,形式虽千变万化,但初心不改。
        千万年前在神像前敬香的古人,与今天摇着电子签筒的现代女郎并无二致。在时代模糊的香火缭绕中,是每个中国人最虔诚的时刻——平安喜乐,富贵荣华,是最俗世也最真诚的渴望。

        欢庆
        Celebration,既为庆典,又为仪式。中国人以最隆重的形式和最重大的意义赋予春节,在仪式中尽情欢庆,在欢庆中成就仪式。
        处于中国东北的哈尔滨,每逢春节都有一场炫目的冰雪盛典——冰雕世界。8000名工人会在一周内从结冰的河面凿出18万立方米的冰块,每块冰块足足有50厘米厚!

《中国新年》纪录片

《中国新年》纪录片

        就是这些重达12万5千吨的冰块,三周内就能神奇地建成极具风格的冰雕世界。
        整片冰雕建筑将耗费23万米的耐低温LED电线和1380万颗灯泡。
而这个前后筹备了一整年建造起来的冰雪王国最终展示时间只有3个月。待春暖花开,一切都会回到最初的形态。但每个人并不为此惋惜,因为这些冰雕在这3个月内为他们带来的快乐将持续到下一年冰雪降临。

《中国新年》纪录片

《中国新年》纪录片

        比冰雪更为转瞬即逝的是爆竹烟花。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在新年的意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诗词呈现。
         爆竹的轰烈炸响,烟花的璀璨夺目,是一种早就深深植根于灵魂里的启动仪式。中国人必须在新年时刻将其实现,象征着破旧,才能迎新。
         爆竹声声,古时的记忆与今日的夜空重叠,在喜悦的欢呼声中,我们听到的,是中国人在这仪式感浓重的响声对于年复一年时光步履不停的感慨:年华飞逝易惆怅,却仍盼来日好时光。
        所以无论是暖泉镇原始震撼的“打树花”,哈尔滨的梦幻冰雪世界,北京的庙会,云南的花市,香港的花车巡演……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人民都衍生了各有特色的欢庆活动,在这些热闹喧嚣的迷人声响和色彩中,新年才得以血肉丰沛,这场十几亿人的盛大仪式才终于圆满。
        既庆今宵,又盼来朝。中国新年,是中国人的情,也是中国人的结。
         一句“新年快乐”,世世代代,延绵流长。
        一部《中国新年》看得极致君思绪万千,也不禁想,其实无论是谁拍摄了《中国新年》,身为中国人,总会有所触动,就像是突然发现了被我们忽视的美。
        如果你有朋友曾向你表示新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儿,不妨建议他看看《中国新年》,相信他会有全新感受。
        照例再祝大家一句:新年快乐:)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