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259|回复: 0

[发展] 南郑县碑坝镇老朱养羊扔掉了“贫困帽”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6-9-10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刚麻麻亮,地处陕川交界的南郑县碑坝镇松树庵村岩上组,60岁的朱以学就忙了起来,他喜欢这样的忙碌。一只母羊就要下崽,他用草木灰水在产房里消完毒,准备好温水、碘酒等,做好了产前的准备工作,静待羊宝宝出生。
2 E6 C8 `+ {, O9 S( T, ?

南郑县碑坝镇老朱养羊扔掉了“贫困帽”

南郑县碑坝镇老朱养羊扔掉了“贫困帽”

- O/ y5 w1 W) X/ e8 p- Q  “这几天我都不得清闲,下午、明天,一直到2天后,至少有5只母羊要下崽崽。”刚刚把出生的6只羊宝宝安顿好,才朱掰着指头细算着母羊预产时间。 3 r) U% _8 v9 r- i/ \
  老朱住在该村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全家5口人,家里以前种了8亩多玉米,收不到3000斤玉米棒子,只够解决温饱。每年喂上两头猪,一头家里吃,另一头卖掉供两个儿子上学。后来实在供不起,两个儿子就到山西、新疆等地打工,除了保自己吃饭穿衣,所剩无几。老朱很想改变家里的境况,快60了坚决要去西安打工,不光干活苦,工作还不好找。眼看着两个儿子到了成家的年龄,可家里一贫如洗,娶不回来媳妇,老朱索性将两个儿给出去(当了上门女婿),也算是给他们找了条出路。
3 {! |$ L5 Z4 ?; V) R# p) h  精准扶贫启动之后,老朱家被确定为一般贫困户,为此老朱难过了好久,一直想不通,老朱发誓要改变家里这一切。
3 u! F, e  v5 S, k& w  “我这辈人就算了,但不能将贫困户的‘帽子’交给下一辈。” ! Z) }7 @; c; z/ D  Z
  有人说老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当贫困多好,不光有钱,政府还救济。
9 R" v: I5 B( M( y; d9 f+ K  可老朱说:“救济只能管一时,管不了一辈子。万一不给你发,不是把自己失误了,趁我还能动,自己想些办法,靠自己的双手稳当。”
" Q8 N- v2 L1 s% ~; z) C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时,家里确实没钱,更怕担风险,很长时间拿不定主意。多亏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开导,给我吃下了定心丸。”
2 v4 j4 z: h2 E( W! F7 x( b" ^  老朱动了真格,说干就干,东拼西凑借来四万余元,引进南江黄羊40只,牛6头,修好羊圈,当起了羊倌。每天清晨6点老朱就起床了,先给鸡和猪喂些饲料,再到羊圈周围转转,10点多等露水散了,就把羊群赶上山。老朱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就自学兽医基本知识,防疫、接生等技术活现在根本难不倒他。尽管如此,老朱更没让土地闲着,2亩多水稻,3亩多玉米打理得井井有条。山上的草比较富足,赶上1里多路,羊儿就能吃个大饱。 , I$ F$ Y$ T/ \8 O- x9 A4 `
  老朱没想到的是,30多只母羊很争气,双胞胎一个接一个,羊群里不停地“添丁”,现在羊群已由40只扩大到82只。老朱细算了一笔账,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卖掉羊不光能还清借款,还能脱贫。可老朱没这样做,又投入2000多元,修起了大羊圈,准备让儿子回来一起养羊,将羊群扩大到300只,带动周边的贫困户一起致富。(汉中日报  特约记者刘云鹏)
% g; ?+ }: n! \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