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那香极轻极淡,只那么细细一缕在鼻端若有似无的轻漾。于是忍不住下意识深吸一口,它却忽然跟小孩捉迷藏似的没了踪迹。正疑惑间,一阵薄凉的风,透着秋天特有的舒爽,挟裹着大捧大捧的香气迎面拂过来了。如缕不绝的,直把人醺得带了点意犹未尽的薄醉;连一颗心也被浸得甜丝丝,沁凉。有行人边嗅边嚷,如遇久别重逢的好友般满心欢喜:啊,桂花又开了呢…… 这让我想起小时老家庭院里的那一株了。
3 U e) M# N7 W% t2 U$ P 浓绿的小圆叶子底下,细密的黄色花蕊毫不打眼地伏在褐色枝干上。在微凉的风中开得一树芬芳,四下里暗香浮漾;悄然掀开了八月曳地的裙裾。为着即将到来的中秋节,那些日子祖母总是特别的忙碌。碾芝麻,磨面粉,做桂花糕,桂花糖…… 祖母蹑着一双小脚在桂树下来回走动着;沾染得她灰色府绸衬衫上也是一身好闻的桂花香。丝丝缕缕的满屋子萦绕。 * z8 |7 k5 t+ `0 G2 t1 Q
又到了农历八月,汉中的桂花又开了
" u7 l1 {5 L. L* F2 c
村子里有八月出生的女孩儿起名叫“桂花”。小时常见她年迈的祖母立在村口唤她回家;苍老的声音在暮色里传得老远。“桂花哎……”有时很快传来桂花脆声声的回应“哎……”有时桂花大约跑远了一时听不到,那悠长的呼唤声便持续在村子里回响;也在泛黄的记忆中偶尔回响着,有种贴心贴肺的温暖和亲切。 也一直有女人如花的说法。似莲的洁净清凉,出尘脱俗;梅的清冷孤寂;兰的清幽于世无争……自古不乏女子以此自诩或被人称颂。牡丹是花中魁首,任是无情也动人;它的富丽壮美,自有一股端然凝重之气。有我喜爱的女作家把她喻成明公正道的正房太太。倒也觉得十分贴切有趣。 y9 p4 ^1 o6 q& J% V' u
那么桂花呢?便想,桂花该是一位寻常的居家女子了吧。
' W+ Y6 E' `( P) @) P 群芳谱中,她固然占不得先;但也不是敬陪末座。她是这样安静自持的女子。外表不见得有多出众,只是一定饱读了诗书,所以内心笃定安然;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优雅。身在喧嚣红尘中,她不哗众取宠,招摇过市;也绝不拒人于千里之外;那样的波澜不惊,通身散发着一种温润通透的淡淡光华,让人不可忽视和拒绝。 3 u1 m. Y3 w k
“无需青红浅碧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易安这样盛赞;应是以美好的品格取胜罢。
/ I, N8 g; x" s8 A' q; } 便是那点点碎密的浅黄色,低眉敛目伏在在绿叶间微微一笑,也会让人的心慢慢变得柔软和宁静起来。 最爱朱淑真的那句“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6 t( F3 n. S' v
脑海里便恍然浮现这样的画面: 5 A9 t: ]2 h3 q3 K: @- M0 Q
窗外的桂花开得无声无息,浅酌了一壶月色慵懒地斜着身子探进一枝来。有女子素手为霜,皓腕凝雪。或描红临帖;或一卷在握,吟诗颂词;或临窗静静伫立。明月如霜,她掬一捧在手;好风如水,拂她花香满衣;清景无限,令人沉醉。天与地俱静寂无言,人与花的世界是那样贞静美好;胜过任何语言的交集。 3 G6 A$ b) p4 T# r1 H
窗外那株桂花兀自开着,幽幽的香气一径与她亲昵地缠着绕着…… 连同那些远去的美好人事,足以温暖每一个泛凉的深宵。
3 _, o8 A |2 B+ T; Z/ [(玫瑰园婚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