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作风建设,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厉整治“为官不为”行为,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勤政廉政,在全市上下形成认真履职、务实高效、便民利民、勇于担当的良好氛围,汉中市近日出台了《汉中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剑指懒政惰政,明确将对“为官不为”者进行问责。# J. h8 h$ u+ V: G
- Z+ P8 O3 q6 u
该《办法》对该市近年来干部作风建设已经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对已形成的机制进行了进一步深化提高,对已经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巩固和发展,认真贯彻了中、省新精神、新要求、新观点,在充分考虑了该市干部作风建设的工作实际和发展形势基础上形成。主要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三个层面提出了33种具体表现,分5章21条:第一章总则共7条,包括目的、问责依据、适用范围、适用对象、适用主体、容错免责机制等7个方面。第二章问责情形共3条,主要包括“不作为”11种情形,“慢作为”9种情形,“乱作为”13种情形。第三章问责方式共3条,主要包括对个人的问责方式,对单位的问责方式,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形。第四章问责程序共4条,主要包括启动问责程序的情形,问责程序,下查一级问责,问责决定公开。第五章附则共4条。主要包括回避制度、责任追究等。
汉中市出台问责办法严查“为官不为”
" r6 _* N9 H6 o( i8 p4 e
据悉,《办法》出台前,该市借鉴外地整治“为官不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成立调研班子,先后召开了两个专题座谈会,较为全面的听取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全面调研掌握全市领导干部及国家公职人员“为官不为”的情况和表现,制度设计较为合理,将各个行为文字化、具体化、条理化,有利于对症下药,对号入座,纠正问题,严肃纪律,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初稿形成后,先后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使《办法》不断规范、完善。为了充分体现对“为官不为”实行问责的新要求、新举措,该市在对“为官不为”的问责内容、问责措施、问责程序上切实增强可操作性,确保对“为官不为”行为问责能够抓得住、抓得实、抓得牢。
" d( P2 O- l \5 D# G7 f- e& E% }) z g& z* v
该《办法》在违纪之前强化了批评教育、通报、责令整改及组织处理、经济处罚等措施,坚持了管理前移,增强了干部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为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职,大胆工作,勤政务实提供了依据和遵循,填补了在违法违纪之前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方面的制度欠缺,为约束和惩戒“为官不为”提供了制度依据。同时,为了调动和保护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该市首次提出了“十个区别开来”的容错免责机制,厘清了违纪违规与敢于担当,深化改革干事创业的界限,有利于调动保护各级领导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是新形势下有效解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创新,是廉政勤政方面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来源:汉中市纪委 作者: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