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b& f: J; F5 A 至于为什么不补充4个名额,凑齐100整数,这个原因不得而知。可能是为了防止4名公示人如再出现被质疑的情况,再经5天补充公示,就会严重影响到6月30日的表彰活动。所以,只要足够优秀,经得起公众的“挑刺”,数字并不是问题。 % L9 o% E5 W/ ~7 [ 8 q3 Y9 O1 R7 A7 d/ k$ B 而这补充公示的6人名单中,广西2个,明显是为了补足数额,新增的有福建1人(伍斌尤溪县委书记)、贵州1人(张珍强(土家族)德江县委书记)、新疆1人(马健托克逊县委书记)、青海1人(董金明(土族)门源县委书记),集中在中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 ) U1 r4 Q, G' j& d, p" f4 Y+ V" ^ * |' i& C& w. { 规则 2 f8 C, F8 U, P" S. A4 P3 Y% w9 g! F8 m0 |
写到这,不少岛友会问了,那他们落选的原因是什么呢?; J! I$ u, }9 Y; P. _5 W
0 E4 r* a" z. l3 E 具体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如果就此认为这些落选的县委书记一定违法违纪,也为免过于草率。因为,根据规则,这些从2800多个县委书记中选拔上来的106位候选人,本身就是“过五关斩六将”。根据今天《人民日报》的透露,这受表彰的县委书记经过了这几轮严格筛选: q0 f! a' K2 p2 U; B1 R
/ b; s/ n% R* p( `8 Q9 l 首先,很多地方让每个地市先推荐一名人选,省区市党委组织部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再研究提出考察对象,有22个省区市进行了差额考察。这是第一轮筛选。 3 E2 C6 U# ]" {+ B. V" A7 h" g, ?! m0 `4 K$ s, S
其次,初步人选确定后,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调集专门人员进行考察,无一例外征求纪检机关和信访、审计、卫生计生等部门的意见。同时还要多渠道、多层次听取意见。比如有的地方把基层“两代表一委员”列入谈话范围,有的走访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普通党员群众,有些地方还增加了家属访谈。一个推荐人选,往往要面对面听取五六十个人意见。这初步人选,31个省区市共考察了181人。原则就是“有疑必查、存疑不用”。这是第二轮筛选。 , f* W1 f6 S' u8 a & t+ K- B# C$ |$ O6 J 最后,要经过两轮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比如房产啊、存款啊、股票基金啊,都要查。然后就在5月底,31个省区市陆续开始公示,挂网上、发报纸上,接受举报监督。这一批公示人变成了117人,比考察人数,少了64人。考察完后,交给中组部100名拟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人选,再一次在全国范围内公示。在公示期间,接受实名举报监督。这是第三轮筛选。 + H9 u R+ M% z5 ?5 O; s0 M * t* L3 y% C* L- w3 D9 v# G 一个县委书记即使能量再大,能搞定省内,也不可能搞定全国人民吧。所以,这几轮下来,能纳入全国层面公示的候选人,一般说来,基本的素质能力都是出色的,如果真有严重的政治经济问题,怕也难堵“悠悠之口”,撑到最后。更何况在现在这样的高压反腐态势下,在全国人民面前接受“曝光”,没一定底气,也不敢上台。同时,让地方党委组织部主导前几轮的推选,也是地方党委组织部选人用人工作能力的一次考验,谁都不敢疏忽怠慢。而以一个省委组织部甚至省委的信誉为一个有明显问题的正处级干部“背书”,这个风险怕也是没人敢承担的。 # s6 Q6 H' Z5 N( u: S. G- v0 s) Q6 F9 o; Z( @( c
所以,这几位落选的原因,岛叔不敢打包票说没大问题,但一定“不够完美”。 3 b. |' a% k w9 m+ a ; G! ^; N! Q: Z( @0 V 对于这批102位受表彰的县委书记,《人民日报》的报道赞许为“优中选优”“成色十足”。这次表彰无疑是他们从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新的开始,这些人中,有一些50后,也有几位70后,主力都是60后,正值盛年,未来的路还挺长。能不能坚持这样的劲头干下去?时间会检验一切。(来源:侠客岛 文/独孤九段) % s# t1 u, F3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