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 11: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交”出清单,服务群众“零障碍”: p7 j6 A7 i$ ^$ o6 n
# ]6 ]- c) o0 K5 Y' E4 G* e9 `+ J% S “根据这个‘服务清单’,我带足了资料,一次性就办结了所有手续,非常便利!”近日,在略阳县城经营茶叶店铺的小老板吴红需要变更经营手续,按照该县实施的“清单式服务”指南,她仅用了十几分钟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工作人员不仅办事速度快,讲解也十分到位,工作效率很高。”吴红评价道。
" {; G) I3 v: ]' j9 Y5 k
! O. @! @! i) S9 ~# k, D7 v “清单式服务”是略阳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创新型实践载体,实施范围涵盖全县政策法规、生产经营、便民服务、民生保障4大类服务行业的所有单位,具体内容包括通过公开办事项目、办事流程、办事时限,采取全程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网上服务、上门服务和志愿服务等方式,按照首问办结、即时办结、限时办结等要求,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和质量。
4 e" F" e% m: O. I/ R L/ w O; @2 s2 j7 g |
略阳县社保中心承担着城乡9万余人的职工医疗、居民医疗、工伤、生育、失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经办工作,每天接待办事群众四、五百人,业务量很大。而且由于群众对社会保险政策和办理流程知晓率不高,一天下来,不但工作人员要对同一政策解释无数次,群众也因办事效率低而有怨气。今年4月,该中心在全县率先推行“清单式服务”,依据岗位职责将办事项目、办事流程、办事时限、监督电话等信息,采取条例和图表形式注明在一张清单上,第一时间提供给办事群众,使其一目了然;推行“一窗通”全程服务,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最大程度节约时间和精力,实现了群众办事“零障碍”。同时,对一部分业务流程繁杂的办理事项,开展“短信服务”和“网上服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来回奔波的次数,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据悉,目前群众在该中心办事时间平均节省10分钟,服务效率提高了50%。
' m N( d g. u( ]. l4 R/ V$ G% G8 b5 H$ v4 c0 f- A
除了简化程序以外,略阳县还强化制度建设,以“严”促“行”,用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监督举报和责任追究“四项制度”优化“清单式服务”运行模式。同时,健全保障机制,以“实”破“虚”,用组织保障、队伍保障、机制保障和经费保障强化“清单式服务”的成效保障。“清单式服务”推行以来,各窗口行业和服务行业办事效率提高20%,群众满意度达98%。
# l5 A. m6 h6 |4 b" c4 s
$ W/ V1 f% \3 j* z/ _ “量”出优劣,激发村官“精气神”( G! d! S* `7 h# d% C- p' s/ @
8 n' _1 @, \" T$ O* c6 m/ F 今年以来,略阳县农村接连发生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事件:城关镇七里店村“两委会”干部铁了心拍卖村里唯一的一辆公车,把钱一分不剩用来修筑便民桥;何家岩镇煎茶岭村支书黎树森自掏腰包20万元,为80户村民修建入户路;徐家坪镇徐家坪村干部自凑油费食宿费,东奔西跑筹资金,为养猪户兴建高标准沼气池……
0 U+ M) A! l/ R* ]) M% W) W, H! K, K' @0 E0 Z6 k6 d/ r
“村官”们为何突然间竞相发力为民办实事?原来是该县群众路线育活动的另一项创新载体活动——村干部积分制管理的推动作用。近期,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略阳县调研时,对这一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
9 Q2 H! B& b; }8 y( Y
# C% d! N" Y" W6 C/ i; W3 U$ { “镇上根据各村承诺事项和具体工作,把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村干部面临每个月由镇包村领导、干部和村民代表的集体测评,每轮分数对村民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略阳县群众路线教育办公室副主任汤勇认真对笔者解释道积分卡的使用方法:每半年村民对村干部进行一次评议,年终12轮的分数汇总得出平均分,加上村民最后的20分评议分,村干部干好干坏便一目了然;得分结果和村两委主要干部绩效工资挂钩,只有获得一定高额分数才能拿到全额工资。
2 C9 V# i8 M- @
0 w7 r7 \1 F7 R4 y! v, r' j 村干部积分制管理的推行,让村干部知道“干什么”、“怎样干”,又让群众心里有个标尺,明白如何去监督、去评价村干部。该县横现河镇跑马村党支部书记冯守林深有触地说:村干部积分制管理实行之后,我不仅感觉目标更明确了,思路更清晰,同时也深切感受来自群众和上级的监督和压力,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 k) A5 N. k$ O! K2 d9 \& x2 X
& k" R: K# {1 C/ h; u- v
激励让多数“村官”动力十足,促使了村干部作风转变,全县农村产业开发、基础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新增产业项目556个、专业合作组织87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6%,村干部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260余件,践诺率达到98%,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发展。(通讯员 汤晓燕)* v1 i: z5 ^6 ~+ p! D,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