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楼主 |
发表于 2014-6-24 0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仅仅是在500米之外,执法人员又发现了两名电鱼男子。一公里外,又发现两人准备下河电鱼,而这些电鱼者都对自己的行为不以为然。
. a$ j! t" K+ t, Y* i6 L
# ^, X* E; |- p9 s 电鱼者 黄某:我们意思是想打(电)点鱼回去自己吃。
- ?! {- G7 N. s( T, y3 I
5 T) ~$ o* I: H! L7 a/ ] 记者:那你不知道电鱼是违法的吗?
& O6 A7 K, g: z$ u1 j5 i2 R- P3 O7 A+ G2 x/ e5 t" k0 q
电鱼者 黄某:我看一天有好多人在河里打(电)呢么。/ `) ~4 z' m* q
% r# N3 Q# j Y/ H0 c2 f6 ~
电鱼者的人数之多让人震惊,这些电鱼者一方面破坏着水域的生态平衡,同时因为电鱼引发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明知危险还要去电鱼呢?当地渔政部门又该如何应对呢?
' D' x# P( r3 B5 ~
2 J/ i; V0 u* L* C- I5 g6 [/ D 记者了解到,就在去年夏季,略阳县白水江镇,一名男子在电鱼时,误使同行的另一人触电身亡。电鱼者被电击的类似事故也时有发生。为什么又会有那么多人要冒着危险去电鱼呢?% ^3 X. K+ p# m6 g1 Z8 T
+ ~! ^7 d3 h5 g. i
电鱼者 李某:不喜欢吃买下的鱼,买下的鱼都知道是饲料喂出来的。
( J+ z& u3 ]" m0 C. r4 f
8 E6 }3 W# {8 B& h; m! x( X9 ?( l 不单当地鱼类的生存受到威胁,甚至连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娃娃鱼都难以幸免。2012年4月8号,同样是在白水江镇,两名男子在河道内电晕了一条重达24斤的野生娃娃鱼,在欲将其出售时,被执法人员抓获。电鱼行为对于水域生态环境的危害显而易见。7 D( h( M$ ?, \* p- I
- o8 \3 Q7 {9 S
略阳县渔政站站长 李玉珠:它(电鱼设备)这个下去以后,它不分大小,大的小的全部都电死,对资源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繁殖群体被过度地破坏以后,它(鱼类)的自身的增殖恢复能力就会下降,最终导致整个水域渔业资源的减少。1 ^! b- Y. H) v' O8 [7 b% V1 L
+ N$ j5 e+ y& y E, W/ C0 O$ b3 X: s 从2006年开始,略阳县水利部门每年都会多次向辖区内的河流增殖放流适合当地生长的鱼类,多则每年10万多尾,少则六万尾,所花费用也达到了每年6到8万元。一边是政府每年花钱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另一边仍旧是大批的电鱼者肆意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电鱼、毒鱼等破坏渔业资源的方法进行捕捞,同时《陕西省渔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标准》也明确了处罚金额,以略阳县大部分电鱼者的实际情况来说的话,罚款金额应在两千元以下,而这样的处罚似乎并没能起到震慑和遏制的效果。与此同时,李玉珠告诉记者,由于略阳县有一江十河,分布在28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管理区域非常大,但管理人员只有渔政站的十五名工作人员,力量相对薄弱,很难全面监管。对于这种情况,略阳县水利部门正在积极开拓新的群防群治管理模式。8 |7 r0 B. ~' h$ _
' h$ \, G# _; |( ]
略阳县渔政站站长 李玉珠:推行划段管护的模式,因为略阳的沿河群众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比较强,他自愿就门前河道承担管护责任,我们跟他签订管护责任书以后,他没有权利处罚,但他有责任举报,也可以制止。: K; N4 b2 M( A- ]" b-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