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近日,接到移民户反映,西乡县两河口镇在移民搬迁工作中,克扣国家补助资金,本该给3万元却被克扣3千元,大部分入住户只领到27000元,同时存在多户冒名顶替套取国家补助款的问题,本来自己没有买房,确在自己的一卡通账上多了3万元,随后就被村支书要去。且黄家营村和两河口村安置点都由村委会自行确定建筑公司承建,未经正式招标,房价由村上制定,价格比较高。但要想申报移民搬迁,就必须购买由村委会全权代办的移民安置房,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希望媒体关注。
, R( W; ~* J3 D! E/ w$ e ^$ o( U3 U) \$ q7 z2 I
调查证实: 移民搬迁房未经招标由村委会修建 3户冒名顶替套取国家补助款3万元 % M! r+ j3 s2 p' h ?
0 ]7 A7 F( P4 U% J5 m/ ~1 q, d
1 C: h5 a; P1 Z' f% A g1 v# R" A' t 2014年5月5日,记者一行三人前往西乡县两河口镇实地采访调查,在两河口镇黄家营村移民安置点记者看到,房屋设计风格为橘黄色、白红相间色、白色瓷砖三种颜色,都为2层建筑,面积大约每户200平方米。9 ~/ A1 s& C& Q
西乡两河口镇:冒名顶替套取国家补助款
K# P* z- Y/ C% M0 l# L
" |$ y# e% ^5 n N 据了解,该移民安置点从2008年灾后重建到陕南移民搬迁共安置移民户60多户,大部分房屋都是由村支书代表村委会修建。
& j( H0 f6 w P# P5 K: r3 y/ Q2 ?% z# G. S
一名付姓村名向记者介绍说,他们村近几年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搬迁60余户,且他们的房子均为村委会修建,房价都是村上制定的。移民户吴某告诉记者,他的移民搬迁补助款还存在问题,3万元打到他的一卡通上再转账到村上,本来应该在总房款里减掉3万元,但交款时村上只给他减去了2.7万,说是扣了3000元管理费,等于他的补助金只有2.7万元。! f% M; Y: v. ~2 g# X
" w9 r) V) X( E, B7 W: U 记者通过走访还了解到,黄家营村的移民对象确定并未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进行,移民户不用书面申报材料,均是与村委会进行口头约定,谁要申报移民搬迁项目,买村上修的房子才给申报兑现国家3万元补助款。移民户饶某并没有购买移民安置房,但村委会上报了他的姓名及帐号,在补助款打到他的一卡通上之后,村上立即派人来将钱转走。
" Z& d5 N' L& p+ r; a6 N; u, [" ~% a- D
记者电话采访了两河口镇黄家营村党委支部书记付国树,他介绍:2011年陕南移民搬迁开始实施,黄家营村委会成立建筑工程队,挂靠在西乡县杨河建筑公司名下,交纳3%的挂靠费,为移民搬迁户修建安置房,2012年黄家营10户房价格为每平米760元;2013年27户,价格为每平米900元,现在房都已建好交清房款就可入住,其中12户现已将国家补助3万元交回村委会作为购房预交款,一户一套两间两层,还应交纳土地征用费3000元。对于冒名顶替移民户一事,付支书承认曾以该村民非移民户付显才、饶江丰、陈兴盛(陈家海的父亲)3户上报申请过移民补助款,但付支书说后面谁买房就把移民补助款给谁,目前国家补助3万元打到农户一卡通上后,都已交回村委会了。
" M1 |: c& K+ T% y& N% S6 E, m; I2 B" m5 ^1 u( \7 P
随后记者来到两河口镇两河口村安置点,一户付姓移民户说,他们原本是龙王村的,在2013年花20.9万元在这里买的两间两层的独立户型房子,房屋面积约200平方,除去已经兑付的3万元补助款和给村上交的1千元,房款一共是17.8万元。另一名苟姓移民户买的是上楼安置点3楼的房子,面积在110平米左右,他们家有3口人,共花了9万余元,而且这个价格为房屋均价,不同楼层有2万元左右的浮动。据了解,两河口安置点也属两河口村委会自己修建,价格也是村委会自己制定的。6 ~, ?) h, Z* @, e# p9 y- Z8 Q
% {' v c. ^& h' D 记者走访到的这两个安置点没有任何监管部门对房屋价格成本做过核算,基本上都是村委会自己制定,存在超面积建设,加重移民户负担的现象。(石 林 李捍勇 程 冰): X4 s, L3 o- _" i
# [/ L) [* X* h& ^0 |- P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