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235|回复: 1

[汉中商情] 汉中紫名都袁胜利:小企业老板要发疯,大企业员工要发疯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6 20:0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袁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汉中是块风水宝地,素有中国的聚宝盆之称,咱们公司经营的情况应该不错吧?
  袁胜利:还可以,去年产值突破了一千二百万,现在汉中旅游业发展的很快,有力的带动了汉中的房地产市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装饰业应该会更好。我在年初的动员会上,提出了一个产值翻番的设想,鼓励我的团队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记者:公司创业时有多少人?
  袁胜利:核心成员不多,就五六个人吧。

  记者:现在呢?
  袁胜利:现在骨干力量二十多名。

  记者:您带领的队伍效率比较高。您是怎么管理团队的?
  袁胜利:我带队的经验比较简单,领导领导,你得在前面“领”着。我喜欢琢磨共产党打天下的成功经验,经过我研究发现,共产党当年胜利的秘诀和国民党失败的教训其实就是一个字的差别。

汉中紫名都袁胜利:小企业老板要发疯,大企业员工要发疯

汉中紫名都袁胜利:小企业老板要发疯,大企业员工要发疯

  记者:哦?这话怎么说?
  袁胜利:你看共产党领导的部队是班长站在最前面,冲锋号一响,喊的是“跟我冲!”国民党的队伍呢,当官的拿着枪躲在后面,喊的是“给我冲”。虽然仅是一字之差,但队伍的士气就截然不同。

  记者:袁总的名字起得好,找到了一个团队胜利的原因,但是那个年代距离今天有些遥远,军队建设和企业团队建设差别也很大,我们还是想听听您一些具体点的企业管理的一些经验,特别是重点讲讲创业之初的经验,以便让那些想创业的人得到一些帮助。
  袁胜利:好,那我就说一些肤浅的看法,也不见得正确。一个企业刚开始的时候,老板一定要用激情去点燃员工的激情,我说句夸张的话,小企业的老板要发疯!这个企业是你创建的,你对未来有无限的幻想,所以小企业的老板要把梦想放大,老板对梦想要执着,带着员工为梦想去发疯,小企业别谈制度,因为你还没有资格谈制度。

  记者: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我听到的最多的恐怕就是如何健全和完善制度了,您却说别谈制度,请问有什么依据吗?
  袁胜利:跟比尔盖茨学的行不行?年前培训的时候,我和紫名都总部的尤总聊起了管理。尤总给我介绍了微软的经验,他说,在比尔盖茨看来,一个成就事业的人,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激情,而能力、责任及其他则是次要因素。微软在总结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时,将企业管理分成三个不同阶段:处于第一阶段的企业有一个神人、超人,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由他说了算;第二个阶段的企业把决策者的思想变成了规章制度,然而,规章制度的管理要设计并实施,监督的成本很大,员工可能不喜欢这种规章制度;第三个阶段则是对文化的管理。这时微软强调,要用一种企业文化、企业的核心价值来进行企业管理,就是要鼓励员工对工作有激情,强调对工作的责任感。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记者:也就是说,老板在企业从小到大的不同阶段的时候,他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一开始是领头羊,后来成了企业的设计师,最后成了企业文化的奠基者。

  袁胜利:你总结得很好,一般说来, 企业的规模不一样,运营模式就不一样,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组织结构就越复杂, 部门之间分工就越明确;而企业规模越小, 对应地其组织结构就显得简单, 组织的正规化程度低, 从而部门之间的分工就模糊。这个时候你就打情感牌,比什么都管用。企业大了,人多了,这个时候老板的重点就要放在商业模式上,通过体系的建设,通过有效的机制激发人的梦想,激发员工自己的斗志。这样老板去做精神建设,不会再具体管理员工应该干什么,员工自己知道干什么,自己努力按着渠道走就行了。我个人总结,大企业让员工发疯!

  记者:发疯是什么意思?
  袁胜利:发疯就是干劲大,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一个精神状态。

  记者:袁总一定要用这个词来表示如此美好的一个精神状态,真让人印象深刻,您的企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袁胜利:看你这不怀好意的一问,其实你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记者:袁总,说实话,我挺羡慕您这种昂扬向上的状态的,充分说明了一个人有多大的梦想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您让我想起了那个著名的“三个建筑工人”的励志故事。
  袁胜利:我也听过那个故事,的确有名,谢谢你的鼓励。

  记者:好,时间关系,今天就先聊到这里,祝您早日梦想成真,再见。
  袁胜利:谢谢,再见。

a
0 0
  @ME: 
发表于 2014-5-6 21:4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汉中房产信息网
号称亚州销售女神的徐鹤宁说: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