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4月19日,南郑县一名八旬老妇,在通过村旁冷水河上的水站坝顶时不慎落水丧命。直至昨日上午10时许,尸体才被打捞上岸。村民称,自1979年水站建好至今,村上至少有30人因此丧命,村民们虽明知走坝顶危险,但要从冷水河上、下游的桥上通行,至少要绕远5公里远,很是不便。2 \( w$ L4 ^* R/ J
/ q, A' J4 S6 ^, A( w+ } 事发三天 才找到老人尸体
* w# G. h o0 G' c1 k5 ~
' l& N' E8 B$ u( J 昨日下午4时许,在南郑县法镇镇新店村,82岁老妇陈某家门口已设好了灵堂,多名村民赶来帮忙料理后事。陈某家往西数百米外,就是夺去她生命的冷水河。陈某的儿子曹某当时还穿着雨靴,沿着母亲落水的坝顶去接两名从西岸来奔丧的女性亲戚,坝顶的水有近15厘米深。
) v+ P; K$ m& k# l$ F0 Z, Z9 O; E9 K, Q
南郑法镇82岁老太“抄近道”溺亡
) E. |+ ]7 i1 X, g) n% ~$ E& V k 4月22日下午4时许,在南郑县法镇镇新店村,一名妇女扛着满满一蛇皮袋的农资,从过水的坝顶走过 杨托 摄 3 g5 H2 x/ P5 e" J
% U! y/ Y# v, R) n+ y
据了解,1979年南郑县水力发电厂在此处修建了茶房寺水站。水站未建前,此处有一座小木桥,村民们都是走木桥过河的。水站建好后,为了就近能过河,村民大都是走水站的坝顶过河。水站坝顶东西长70多米,宽70厘米,两头都修有水泥墙,上面写着“水坝危险、禁止通行”的警示语。 + A4 R, A; u% S) S
& `; }/ m2 k; X% G% ~; i8 c
曹某说,4月19日下午,母亲背着背篓出去后,直到晚上都未归家,父亲才在村中四处寻找打听。后来,有人怀疑可能是从坝顶掉到了水里。此后3天,曹家还专门租用了一条渔船在水坝下游寻找。到昨日上午10时许,才在水坝下游100米外的水中发现了背篓,而母亲的尸体就在背篓下方的水中。
! g6 I8 {8 a9 \3 i
. H. l2 l" b/ I. I2 w+ d5 Q2 { 新店村文书兼4组组长胡元德说,该村共有273户、960口人,村东、南、西三面环水,北面靠山,冷水河上的水坝顶是大部分村民通往西岸干道红军路的主要通道。“水坝顶常年潮湿,很容易生长青苔,人走在上面很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胡元德说,从水站修好的这35年间,至少已有30人从坝顶落水丧命。村民们都是自行寻找落水的亲属,都没有选择报警。 : m( g; h+ M6 `
/ s% N" Q$ l' Y
南郑县水力发电厂职工王银清曾经管理茶房寺水站长达20多年,他也证实说:“走坝顶落水淹死的人很多,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年轻人。”(记者杨托)
. q4 S; ]* [6 X o
5 F1 h: i4 h( w: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