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133|回复: 2

[历史] 震惊南宋的吴曦事变四十一天的“皇帝梦”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3-19 17: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年),在兴州(今略阳)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事,这就是“吴曦事变”。

       吴曦(1162年—1207年),南宋抗金名将吴介之侄孙,吴之孙,吴挺之次子。吴介、吴曾在和尚原、仙人关(今略阳与徽县交界处),屡破金兵,粉碎了金人入侵巴蜀的企图,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在吴介、吴去世后,吴长子吴挺袭爵,知事兴州和利州(今广元)西路安抚使,镇守兴州,从事抗金事业。(1201年)被任命为兴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军事统帅),兼知兴州、利州西路安抚使。

       开禧二年(1206年),朝廷决定北伐,命程松为四川宣抚使,令吴曦为四川宣抚副使,仍兼管兴州军政事务。程松软弱,被吴曦掌控。不久,吴曦又被诏命兼任陕西、河东(山西)招抚使,吴曦权力越来越大。

       吴曦感到叛变的时机已到,即与死党密谋叛宋降金计划,并派人与金人联系,想以阶、成、凤、西四州作为条件,求金人封自己为蜀王。金主完颜景大喜,发给吴曦一份诏书,要吴曦“深识天命,洞见时机”,“建万世不朽之功”,并许愿“事成之后不仅全蜀之地归吴所有,而且凡吴军攻占的地方,全归吴曦所有”。实际上吴曦已经投降金人,只是没有公开而已。这时,前线将士正在和金兵拼杀,吴曦极力从中破坏。金兵进犯西河,守将王喜、鲁翼奋力抗敌,吴曦不但不增援,反而命令退守,敌人趁机追袭,导致全军溃败。吴曦马上纵火烧了河池,弃城逃跑。吴曦暗中与金人互通情报,宋军将士还蒙在鼓里,依然与敌人浴血奋战,敌人暗中觉得好笑。兴元府(今汉中)都统制毋思重兵把守大散关,与敌鏖战,希望吴曦从左翼夹击敌人。吴曦非但不出兵,反而撤到兴州城外,使毋思腹背受敌,不得不撤出阵地。这时,吴曦彻底表白了自己投金的心愿,将阶州(今武都)拱手给了金人。开禧二年十二月,金人封吴曦为蜀王。

       此时,大将李好义在七方关大败金兵,而吴曦却封锁消息,不予上报,并召开部属会议,提出降金的主张。众人大惊失色。有部将提出抗议:“这样,你们吴家八十年的忠孝英名。一朝扫地矣!”吴曦说:“我意已决,你们不必多言!”随即,带领将士向北叩头,正式宣布投降。开禧三年(1207年)正月,吴曦将四郡(西河、阶州、成州、凤州)献给金人,以青泥岭为界。吴曦正式即位于兴州,并将治所改为行宫,称国号为“转运”,改当年为“转运元年”,改兴州为兴德府,并派党羽到成都修建宫殿,准备迁都成都。这时,吴曦有十多万人马,计划进军夺取南宋王朝。

       吴曦叛变,朝野震惊。诸多亲戚和仁人志士都与其决裂,并密谋诛杀吴曦。开禧三年二月二十九日,吴曦部将在安丙的策划下,杨巨源、李好义率领七十四人,冲入伪宫,奉假诏降服了千余卫士,并砍杀了吴曦。结束了吴曦四十一天的“皇帝梦”。(王建乐)
发表于 2014-3-19 18: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吴玠,吴琳那可是抗金名将,我敬佩的英雄,怎么会有如此子孙?
a
0 0
  @ME: 
发表于 2014-3-19 2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曦这娃啊,就不是个东西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