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1838|回复: 3

[学校] 让自己笔下的景物鲜活可感,生动传神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4-2-6 0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写文章常常离不开景物描写,不仅是写景的文章,就是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景物描写也仍然是记人叙事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而在写景过程中准确用词用语直接决定着描写效果的优劣与文章的成败。

      【技法导航】

       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力求选用最恰当、最切贴的词语抓住特点,把特定景物描写得形象具体,栩栩可感,只有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会达到鲜明生动,打动人心的效果。

       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第二自然段中对“百草园”的精彩描写,通过对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滋味等各方面的恰当点染,充分表现出百草园的优美与趣味。形状:光滑(石井栏)、高大(皂荚树)、肥胖(黄蜂)、臃肿(何首乌根)、小球(覆盆子) ;声音:长吟(鸣蝉)、弹琴(蟋蟀);颜色:碧绿(菜畦)、紫红(桑葚)、菜花和蜂的“黄”;滋味:又酸又甜(覆盆子)。其中几个形容词如:“碧绿”、“光滑”、“高大”、“紫红”等;动词如“长吟”、“伏”、“直窜”、“低唱”、“弹琴”等用词都十分准确、精练而生动。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就曾提出过“一词”说,就是要求用最准确而不是近似的字眼来叙述或描写所见到的东西。他曾对学生莫泊桑说:“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来标志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找寻迄今还没有找到的这个名词,这个动词,这个形容词,而绝不应该满足于近似的,绝不应利用蒙混,甚至高明的蒙混手法……”

       二、力求选用最恰当、最切贴的词语把特定景物描写得不仅形象逼真,而且生动传神,鲜活别致,尽显神韵。运用联想和想象,借助拟人、比喻、对比、衬托、夸张等修辞手法,往往有利于增强艺术效果。

       如老舍《济南的冬天》第二自然段中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一句用一“晒”、一“睡”、一“醒”,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一句运用了比喻、拟人手法,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生动形象地写出济南的可爱。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城外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最后还写了人们的感受:面上含笑;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笑容,更突出心理活动,同时反衬了济南冬天的“暖和安适”。

       又如《济南的冬天》第4自然段“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用城内的“狭窄”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三、在文章的写景过程中力求选用最恰当、最切贴的词语融情入景,借景抒情,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内心感受融入其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如朱自清《春》一文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描绘了一幅绿草如茵的春草图,同时还写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与感受,从侧面揭示出春草勃发给人们的喜悦与欢乐,对春草的喜爱之情都洋溢其中。

       四、在写景过程中用词用语还应注意力求做到语言的形式优美,包括整齐之美、参差之美、声韵之美等。

       如朱自清《春》第四自然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整段文句都能使人读之顺口流畅,听之悦耳怡心,产生美的感受。

        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语言是人类用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词语就像是语言大厦的建筑材料,准确用词用语是顺利实现表达、交流的首要保证,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在写景过程中准确用词用语直接关系着描写效果的优劣与文章的成败,我们一定要认真推敲,仔细斟酌,反复锤炼,高度重视,才能使自己笔下的景物鲜活可感,生动传神,才能使景物描写更好地服务于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根本目的。

陕西省洋县槐树关中学  张宝庆  邮编:723304  QQ:397640782  电话:13992677602
a
0 0
  @ME: 
发表于 2014-2-6 20: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回头让孩子好好看看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09: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范文】
感受秋天

陕西省洋县槐树关中学  杨子庆  指导教师 张宝庆


        草木那一向碧绿的艳装一天天地褪淡了颜色,渐渐地变成浅绿,变得泛黄。小草似在走向自己的暮年,青绿已难掩点点的萎黄。树叶打着旋落下,像是带着种思念与深情匆匆地寻亲归根。不觉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季节,秋天来了。   


      阵阵清风卷走了夏日的余温,山间的清泉唱着欢快的曲子流淌。北雁南徙,引人生发莫名的思念与留恋。树叶在风中摇曳着,而果实却露出了红玉般的脸庞,惹人陡生爱意。偶尔轻风吹过,便夹杂着一股豆香,狠狠地钻向你的鼻孔。收获的水稻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山村中家户的屋里飘出炒栗子的幽香。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见农民伯伯忙碌的身影。九月,这个金秋时节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天高气爽,皓月当空,天上月圆,人间团圆。面对如画圆月,憧憬美好未来。亲人朋友欢聚在一起,就着甜美的月饼,把酒临月,直觉不尽的温馨。不时还嗅到浓烈的桂香在四散传播,它更渲染了气氛。此刻连那离家的游子也不再孤单,因为有明月同相伴而“天涯共此时”,也能够寄情于这美好的月光夜景。   


       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开得如火如荼,花枝招展。站在山巅向下望去,那一片片密云般的菊花给大地披上了一副黄金的铠甲。秋之美带给人无限的遐想与思索。这就是美丽的秋天。  
 
      它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它总是悄然而至,又总是在你的陶醉中悄然而去。如果没有花鸟草虫竞喧的春天,就不会有痴情热烈的夏天,更不会有严酷得引发深思的冬天。然而,秋天这个美丽的精灵,它却是美得别有特点,连丰收、团圆这些美好的景象也都拥在它的身边。它装扮出了一个诱人的金色的世界,它呼唤出了一个蕴含着成熟的季节。  
 
       秋天如同一杯醇香的茶,其味萦绕心头,弥漫身边,久久都无法散去。秋天,来了,去了,都让人无法忘怀。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4-2-10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教师点评:用心去感受秋天,它竟是这样美丽。它的形象、个性是那样别具特点,朴朴实实,惹人喜爱。文章写出了自己眼中秋天的景象,也写出了自己所感受到的秋天的性格,秋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更有了足够的理由去热爱美丽的秋天。

       【可圈可点
        作者笔下的秋天,形象具体可感,性格朴实含蓄,别具特点,美丽可爱。本文之所以较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运用恰当、切贴的词语进行了较为成功的景物描写。能够做到动词、形容词使用准确,比喻、拟人等手法运用恰当。写景过程中能够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内心感受融入其中,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同时也注意了语言的形式优美,读之给人一种清新流畅,抑扬顿挫,和谐悦耳的感受。

      【更上层楼
       文章写出了秋天的神韵与性格,但似乎感到本文就像一幅画作写意突出,写实不足,秋天的外在形象仍感不够丰满。如文中写秋天的丰收景象部分能否进一步扩展开来写得更具体些?对秋天典型景物的选定可否增加种类,描写可否再具体些呢?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