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更多
猜你喜欢
查看: 935|回复: 3

[经验交流] 盘点被忽略的养生佳品

[复制链接]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29 11:28: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平时我们吃完了一些东西,总是顺手就会将看起来用不着的部分给扔了,但说不定您扔掉的是一味好药材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那些被你舍弃的营养进补食品吧!
  橘子皮护脾胃
  我们平时吃完了橘子,就随手把皮扔了。其实,您扔的是一味好药材。把新鲜的橘子皮剪成细条,通风阴干,一年后就成了陈皮。
  专家说,陈皮能理气,调脾胃。吃肉多了,容易滞塞不通,导致腹胀、消化不良,放点陈皮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放了陈皮的肉菜还会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放多少呢?一盘炒牛肉丝,放3—5克就行了。
  如今,很多人忙于应酬,大鱼大肉吃得多,往往消化不良,胃肠胀气,中医叫做“胸脘痞闷”。怎么办?专家说,陈皮和枳实是一对“最佳搭档”,将陈皮10克、枳实6克用水煎,能治疗胸脘痞闷。有人问,既然陈皮是橘子皮,用新鲜的橘子皮行吗?陈文伯说,新鲜的橘子皮里含有很多挥发油,不适合药用,还是要用正规炮制的陈皮。
  花生皮补血
  有个谜语,叫“麻屋子,红帐子,里边养个白胖子”,谜底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性价比最高的坚果”。可很多人吃炒花生的时候,习惯把那层“红帐子”,也就是花生仁外面的红皮搓掉,只吃仁。其实,这样的吃法很不好,要知道那层红皮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还是一味中药呢。
  专家说,花生的功效是调和脾胃、补血止血、降压降脂,其中“补血止血”主要就靠花生仁外那层红衣,中医叫“花生衣”。中医理论认为,“脾统血”,气虚的人就容易出血,花生红衣正是因为能够补脾胃之气,所以能达到养血止血的效果。
  花生衣更是女性的保护神。尤其是处于经期、孕期、产后和哺乳期的女性,失血和消耗营养较多,花生衣能帮助她们养血、补血,应该常吃、多吃。同时,花生红衣还有生发、乌发的效果;还能升高血小板,提高红白细胞的数量,增强免疫力。
  茄蒂去火
  人们吃茄子的时候,往往把茄蒂切下来扔掉,可在中医看来,茄蒂也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
专家说,茄子本身是偏寒的食物,茄蒂寒性更大。中医讲,偏寒性的药材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像肠风下血,即痔疮便血,或者牙疼、身上长疮了,说明体内有火,就可以用茄蒂清热解毒。要是感觉上火了,如果家里正好有新鲜的茄子,可以直接把茄蒂切了放菜里吃,就能缓解病情。用新鲜的茄蒂和黄连、黄柏或者莲子心煎汤、沏水喝,可以治口疮。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1:2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吃养胃红枣喝疙瘩汤

  养胃需要从日常生活开始保养!
  常吃养胃红枣
  王宏坤教授是河南省内黄县人,那里盛产红枣,他从小就喜欢吃家乡的红枣,直到现在差不多每天都吃10个左右。内黄大枣跟其他地方的枣不同,枣核是扁的,个头不是很大,果肉也不是很多,当地人称这种枣为“扁核酸”,吃起来甜中带酸,别有风味。中医讲甜入脾酸入肝,因此吃这种枣既可以健脾养胃,又可以补益肝脏。煮熟的红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腹泻、倦怠无力的人经常食用。
  秋末、春初或冬季气温不高时,他经常取一些大枣,放在锅里煮,水开了以后,将上面的一层白沫撇掉,随后滤出水,再加水没过红枣,大火煮沸时用小火熬。经3小时左右,红枣的皮变黑,锅底只剩下从枣内渗出的像糖稀一样的少量液体,这时吃枣特别香甜可口,容易消化吸收。天气热时,王教授就少煮一些,随煮随吃。
  水泡花生营养高
  花生是王宏坤教授最爱吃的一种干果。一般人们喜欢吃煮花生或醋泡的花生,醋泡的花生对降低血压有帮助。但是王教授喜欢吃的却是水泡花生。他一般取一碗花生,用清水冲一下除去杂质,然后再加清水泡上。约4小时后,花生即泡开变大了。随泡随吃,脆嫩香甜,十分爽口,比刚从农田里拔出来的新鲜花生还要好吃。泛酸、消化不良时吃点生花生,可以快速有效地止呕制酸。
  王教授建议老人常吃点花生,因为花生营养十分丰富,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还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脑细胞的活性,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吃花生对血小板减少的人也很有好处。
  生花生虽好,但是吃多了会感到肚子胀,特别是未经水泡的生花生。不经常吃生花生的人第一次吃多了可能会大便稀,因此要从少量开始,比如10粒左右,吃一段时间胃肠适应了,可以逐渐加量到40粒左右。
  喜欢吃疙瘩汤
  王教授爱吃疙瘩汤、小米粥和玉米粥。做疙瘩汤时,他把面拌成像绿豆粒一样大小的细粒,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他经常给老年人推荐白面汤,因为其容易消化吸收,还暖胃,经常腹泻的人可以常喝。此外,感冒发烧或体质较弱的人,在恢复期喝白面汤,有利于康复。
  炒菜时放点砂仁、白胡椒
  王教授炒菜时喜欢放点砂仁、白胡椒。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可以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吸收。白胡椒气味芳香、性温热,具有散寒、健胃功能,感冒发烧后炒菜时多放点白胡椒粉,还有助于发汗祛邪。王教授说,人老了,脾胃功能减弱,都喜欢吃软食、稀饭,菜一般都喜欢吃炒得熟一些软一些的,这样吃起来胃里会感到舒服。而年轻人喜欢吃脆一点的菜,感觉这样吃起来有味。王教授提醒年轻人,跟老人一块吃饭时一定要考虑老人的这种情况。
  饭后不要立即躺下休息
  王教授说,他出门诊给病人治病,体力消耗大,因此很注意休息,早睡晚起,中午休息半小时饭要吃好,但从不吃得过饱。中午和晚上吃完饭半个小时内绝不躺下休息,但也不立即外出活动或散步,而是先静静地坐上一会儿。这种习惯跟他曾患过胃食管反流症很有关系。
a
0 0
  @ME: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1: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保持年轻多吃发酵食物

      日本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提醒自己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这样可以维持健康、促进长寿。
  近年来,日本的科研人员经对发酵食品的长期研究及实验得知,它的真正魅力在于其有与药品媲美的奇特功效。故日本的保健医师们建议:现代人应该提醒自己每天摄取一种发酵食品,这样可以维持健康、促进长寿。
  食品发酵后热量会变低
  发酵食品是人类巧妙地利用有益微生物加工制造的一类食品,通过发酵使食品中原有的营养成分发生改变并产生独特的风味———简单来说,加入的微生物就像一台台小小的加工机,对食物的每个细胞挨个进行处理,增加一些有营养的物质、去除一些没营养的物质,顺便改变味道和质地。
  那发酵又有哪些好处呢?发酵时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程度。肉和奶等动物性食品,在发酵过程中可将原有的蛋白质进行分解,易于消化吸收。微生物还能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动物和植物自身都无法合成这一维生素,只有微生物能“生产”。发酵食品一般脂肪含量较低,因为发酵过程中要消耗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是减肥人士的首选健康食品。
  在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保留了原来食物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如多糖、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等对机体有益的物质,还能分解某些对人体不利的因子,如豆类中的低聚糖、胀气因子等。微生物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不少代谢产物,多数有调节机体生物功能的作用,能抑制体内有害物的产生。
  三类食品该多吃
  我们现在常吃的发酵食品主要分为谷物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品、乳类发酵品。
  谷物制品主要有甜面酱及米醋等食品,它们当中富含苏氨酸等成分,它可以防止记忆力减退。另外,醋的主要成分是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它们也能达到降低血压、血糖及胆固醇之效果。
  豆类发酵制品包括豆瓣酱、酱油、豆豉、腐乳等。发酵的大豆含有丰富的抗血栓成分,它可以有效地溶解血液中的血栓等物,起到预防动脉硬化、降低血压之功效。豆类发酵之后,能参与维生素K合成,这样可使骨骼强壮,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酸牛奶、奶酪含有乳酸菌等成分,能抑制肠道腐败菌的生长,还含有可抑制体内合成胆固醇还原酶的活性物质,又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的积极因素,有效地预防癌症。所以,经常食用酸牛奶,可以增加营养,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及癌症,降低胆固醇。利用乳酸菌来发酵的食品,其任何一种东西均可调整肠腔内菌群的平衡,增加肠蠕动,使大便保持通畅,预防大肠癌等的发生。此外,酸牛奶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上扬”,防止动脉发生硬化,保护心脏,大家不妨多青睐这些食物。
      一般来说,每日选择性食用1—2种发酵食品即可。但须注意的是,腐乳豆豉含盐较高,高血压和心脏病人应控制食量。
a
0 0
  @ME: 
发表于 2013-11-29 11:43: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看不知道,一看又学一招。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