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大佛洞,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在南郑县小南海西南约1. 5公里处,洞口高约40米,宽30米,景观奇特秀丽,令人无尽感叹。6 s# z' Q* z" N! p0 l( g
- }8 d$ d6 N2 c/ f% H 由洞口向里走,幽明替现,时明时暗。广阔处如广厦大厅,狭隘处只能容卡车并排通行。洞壁光滑的地方,如斧砍刀削,平镜般可鉴人;不平之处,凹凸嶙峋交错,波浪状的起起伏伏形成了各种图案。在一个叫“乌龙飞云”的地方,洞顶水蚀的波纹如片片白云,纵向的波纹形如游龙,灯光的变幻下,如龙翔云层,栩栩如生。继续向前,有一个叫“罗汉拜观音”的地方,洞的两壁石笋林立,左边高处有一高大的石笋形态如观音,图像逼真。灯光的照耀之下,洞顶凝结的水珠也似撒下人间的甘露。* `% y3 r4 L: x3 v% m
% `' r& a* G1 f& A( ^* G& C. X. {6 W 大佛洞里像这种的天然图案还有很多,像“百鸟朝凤”、“大象吸水”、“天狗望月”等处都是。正是这些天然的图像才使大佛洞悬念无穷,凭添许多神秘色彩。
* O6 u+ e1 Y& c: W- |6 @- K$ ] m
南郑大佛洞,是天然形成的溶洞,令人无尽感叹
5 B% v K. x2 f' { n( \ 沿着洞中的暗河溯源而上,灯光幽明变幻,更令人觉得前途变幻莫测,难以捉摸。时而“山穷水尽疑无路”,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处叫“鬼门关”的地方,石头尖削如牙,横卧路的中央,游人要在巨石的缝隙里侧身而过。而过了此关,攀登陡峭的石梯而上却又突然豁朗。那是一个广阔数亩、如广场般的平台,中央是一泓湖水,不过湖水在地下,是暗湖,人们形象地把她叫“天池”。9 _ {4 O% j* O n
' V' G# R ^+ W5 z
过“天池”向左拐,眼前呈现一片奇石怪岩。轰鸣的水声自远处传来,寻声而去,原来右边洞壁上瀑布飞溅而下,四周的石笋张牙舞爪。幽蓝的灯光下,让人有些毛骨悚然。其实,这都是年久而成的钟乳石,大佛洞因山高路远,人迹尚少,没有受到破坏,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形成“石林”。
/ C* g0 V: K3 W4 a/ q* y5 [1 C
! u# l4 n/ X/ ?) R 再向前,坡陡路滑。洞顶的滴水密集如雨下,洞里的风也更显寒冷,暗河却不见了,向导给我们介绍说,暗河在这里变成了“潜流”,流程也是潜、明交替,时隐时现。# R& L# t% |$ l5 y3 Z0 q
`4 p& ] H' w, Y/ R" V- N( e 行进3公里后,是原始状态下的山洞,游人只能止步了。
6 p" j9 e- b. z- s( T# f/ J3 t+ w" Q, u0 a5 A0 t
当地的老乡告诉我们,大佛洞没有开发前,祖辈上传说洞里净是金银财宝,有很多人去探险寻宝,但都是空手而回。开发以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其实,像这样大的天然溶洞与地河暗湖融于一体,并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笋成就的栩栩如生的各类图型,正是大自然带给乡民们的财富。 (王济宪)
& P- j2 I. M% v4 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