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
9月中旬,宁强县安乐河镇羌良核桃生态专业合作社理事李怀良在新建的农贸市场旁的水泥院场忙着从车上把收来的核桃一袋袋卸下来,倒在地上铺开晾晒,他边翻晒核桃,边跟我们讲起了他发展核桃产业带民共富的梦想史。
梦想起源:只为回乡报亲恩
1992年,李怀良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在那个年代,“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思想深深烙印在每个老百姓的内心深处,李怀良无疑成了他们这个上的“骄傲”。李怀良说:“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参军入伍时的场景,由于我的家乡在交通闭塞的大山中,父老乡亲们眼含泪水,每户给了我10元钱,说让我在去部队的路上买水喝,说真的,当时在我们那地方,10元钱已是个不小的数目,他们平时吃盐都全靠卖鸡蛋维持,甚至有的还向别人借钱给我。当时我哭了,我在心中暗暗发誓:回来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报答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李怀良仍然记忆犹新。
梦想受挫:创业辛酸无人懂
1995年从部队复员后,李怀良毅放弃了能进入大企业和正式单位工作的机会,一心想干一番事业,但创业的道路并不顺利。经过调查,李怀良结合气候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发现当地适合发展核桃产业,而且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没有形成规模。李怀良决定用自己家几十亩承包国有土地发展核桃产业,许多亲人及邻居们都很不理解,认为他不务正业,把好好的庄稼地浪费了,父母也因此跟他吵过几次架,戏说无果后也就懒得管他,任其“折腾”了。2007年,部分核桃树开始挂果,李怀良感到极大的欣慰。但由于品种落后,缺乏技术和管理等因素,核桃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2009年,李怀良在县林业局、科技局、科协等部门的帮助下,决定改良品种,当乡亲们看到他把一颗颗已经挂果的核桃树砍掉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父母家人的失望,左邻右舍的白眼,都没能阻止李怀良发展核桃园的计划。
梦想成真:带民共富终有时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怀良参加了在杨凌举办的农高会,结识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两位教授,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优质核桃高产栽培技术和发展方向,从此李怀良的创业路迈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他先后投资80万元建成了160亩的核桃园,在他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发核桃产业。2009年5月,李怀良组织农户成立了《宁强县羌良核桃生产专业合作社》,他被选举为合作社法人代表。合作社不定期为农户开展核桃产业种植技术培训,无偿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并以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收购新鲜核桃。他说:“我不能让市场的波动影响到农户们,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积极性,我会尽我的努力保证他们的最大利益。”
目前,合作社吸引了广坪、青木川、安乐河、燕子砭、阳坝等周边地区的836户3600余人,建成核桃园11500亩。2013年,共生产核桃800吨,产值达1300万元,年收入15000元的达20多户。
年近60岁的李培民就是这个合作社的一员,过去,家庭十分困难,常年靠政府救济过日子,2010年,在李怀良的劝说下,他发展核桃园16亩,今年产鲜核桃1.5吨,获得收入2万余元。同村的周永全、李富德也都是在李培良的带领下发展核桃产业,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
全市退伍军人回乡创业优秀标兵,宁强县汉水源工程十大杰出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省级科普惠农带头人……一系列荣誉称号,或许就是对他十几年来为梦想付出的最好回报。 (鱼丹 佳丽 雨思 炳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