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第一网

搜索
汉中第一网 首页 汉中新闻 查看内容

因为这 汉中有望新增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2017-6-17 10: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5| 评论: 0|原作者: 李佩蓉|来自: 汉中日报

摘要:   6月8日至9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深入我市对“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现场考评。召开“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专家评估会”,通过讨论,专家组认为, ...
  6月8日至9日,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深入我市对“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现场考评。召开“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专家评估会”,通过讨论,专家组认为,“汉中三堰灌溉工程”符合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条件,同意推荐申报。
  “汉中三堰”惠及汉水儿女2200多年
汉中有望新增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褒河山河堰遗址
  在汉台区河东店镇石门栈道风景区的山河堰堰首,两千多年前的遗迹隐约可寻。而在离山河堰遗址不远处,1934年由陕西水利专家李仪址主持修建的褒惠渠仍然灌溉着周围万亩良田。1975年石门水库建成,重建了褒河引水灌溉渠系,原山河堰所灌田亩尽纳入石门南干渠灌区之中,设施灌溉面积19.5万亩,灌溉规模和保证率都有很大提高,使这一古老的水利工程重新焕发青春。
  建于公元7年的五门堰,位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胥水河右岸,因堰头有5个引水门洞而得名,各类工程设施保存完整。至今仍发挥灌溉作用,灌溉农田1.1万亩,惠泽3个镇3.66万人。
汉中有望新增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城固五门堰遗址
  五门堰5公里外的杨填堰,堰坝位于胥水河左岸,始建于汉代,相传亦为汉代萧何、曹参所修,宋代洋州知州杨从仪任时作较大整修改造、效益彰显,故名杨填堰。其堰坝原系南宋时期所筑,为土石结构,后世维修全部改为石头垒成。1994年将引水枢纽改建为固定堰坝,灌溉洋县、城固2县的农田1.15万亩。
  汉中水资源开发历史悠久,西汉以来,在汉江流域众多支流上,先后兴建了各类堰坝100多处,使汉中成为丰饶的粮食产区。最具代表性的“汉中三堰”作为汉中最早的水利灌溉工程,经过历代多次改造,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的灌溉和防洪效益,滋润着汉江以北的沃野千里。
  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开启“汉中三堰”开发利用新篇章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16年,陕西的郑国渠成功申遗。“汉中三堰”是否符合申遗条件?申遗成功对其保护开发作用体现在哪里?记者采访了市水利局局长李代斌。
  “‘汉中三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治水实践中适应汉中盆地南北交融、东西并汇的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创造的灌溉引水工程杰作,其良好的灌溉效益、先进的水利科技、丰富的管理经验,展现了精益求精的水利工匠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水文化遗产。”他告诉记者。
  首先,其灌溉效益显著。“汉中三堰”经过历代不断整修改造、加固修复,使三堰的灌溉面积始终稳定在10至20万亩之间,在汉中农业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至1949年,三堰灌溉面积扩大到20余万亩,惠及汉台、城固、洋县三个县区,受益人口达65万人,为当今汉中追赶超越、全面小康、建设“三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水利科技先进。“汉中三堰”现存古拦河坝、取水口、渠道以及分水闸、泄水闸等遗址,并有大量的碑石遗存,宛如一座水利历史博物馆。据记载,山河堰传统的工程结构是“巨石为主,锁石为辅,横以大木,植以长桩”,建造时在褒谷口上“固之以木,聚之以石,筑堰拦水,就山浚川,并分六堰筑坝,分别拦水”。尽管始建于两千多年前,但在设计方面科学合理,堰渠完全覆盖环绕汉台区主要农耕范围,现今修建的石门水库南干渠,基本上是沿着或重合山河旧堰的走向。五门堰是一座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汛时不碍泄洪,旱时蓄水灌溉。渠首五洞,东二西三,形似五门,可以启闭,下500米处,设有进水龙门2孔,退水龙门4孔,可控制水量,颇有都江堰建筑之风。杨填堰的堰坝为土石结构,14世纪以后逐渐改为砌石结构。渠首的拦河低坝将河流水位抬高,古堰坝与河道斜交成夹角,不与主流顶冲,采用“低截深掏”的引水原理,巧妙地解决了洪水的冲袭;引水洞正对主流,取水十分便利;水入干渠后,设有冲沙闸和分水闸,而汛期进入渠道的洪水以及灌溉余水则通过渠道上的退水闸回归江河,有效减少了干渠的淤积。“汉中三堰”体现了当时水利科技发展的最高成果,其先进的技术、精巧的设计体现出先辈们的聪明与智慧,也为今天的水利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再次,管理经验丰富。“汉中三堰”,亦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灌溉工程运行管理经验。历史上这里的堰渠、农田往往有官、军、民共同经营的特点。汉代以来,设有管理机构水衡都尉管理水事,当时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灌溉管理制度《水令》。自北宋后山河堰就逐渐形成了每年正月进行维护的惯例,以确保堰堤牢固、堰渠通畅。12世纪以前,山河堰设置山河军,专事屯田水利。14世纪,五门堰由官方颁布的《乔令——高令手册》,是区域性的灌溉法,在维系灌溉秩序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道光十七年(1837),《五门堰章程》中,还提出了“建水册、立计田均水制度”,“水册制”进一步明确了水的公有,按土地面积分配用水,实现均衡受水。民间曾有“宁管五门堰,不坐城固县”的谚语,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灌区自治的特点。杨填堰根据灌溉城固、洋县两县农田的实际,分别成立有“三分堰局”、“七分堰局”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堰渠维修养护、运行管理相关制度。历史上,村规民约也是维护汉中堰坝灌溉效益的重要契约。当发生用水或维护的纠纷时,这些约定成为地方政府平息争端的重要依据。
  最后,历史文化影响深远。“汉中三堰”的兴建,不仅是汉中水利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且对汉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方面,“汉中三堰”的建成发挥效益一定程度上为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加速了秦的灭亡,汉高祖刘邦所创立的汉王朝起而代之,中国自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繁荣时期。民国时期的汉中成为抗日稳定的大后方,在“汉中三堰”为代表的一批灌溉工程滋润下,汉中以其富余的粮棉油物资有力支援了抗战。经济方面,“汉中三堰”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积累了经验,树立了样板。“三堰”利用北高南低的地势采取低坝壅水,部署灌溉渠道和溢流堰,以最简便的工程设施和管理,满足了节制水量、引水灌溉等多方面功能。山河堰、五门堰的先进管理经验,也都为后世的许多水利工程所借鉴。文化方面,“汉中三堰”留有大量的碑石碑记,记录着堰渠修建、管理制度、水利纠纷等历史。这些珍贵的文物,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开发、管理、保护的重要实物资料,是灌溉工程历史的“活化石”。宋代的《山河堰赋》、《杨侯墓志铭》等碑刻,不仅用优美的文字较为详实记载了古代水利建设管理历史,其书法技艺也成为民族艺术瑰宝,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汉中有望新增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国家灌排委专家组在山河堰灌溉渠现场考评。
  汉中水利人非常重视先辈所开创的治水事业和积淀的厚重文化,不断继承和发扬“汉中三堰”工程所蕴含的先进治水理念,加快推进现代灌区建设的步伐。今天的汉中,灌溉事业蓬勃发展,累计建成25个灌区,其中大型灌区1个、中型灌区8个、小型灌区16个,设施灌溉面积14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26万亩,年粮食总产量达68万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2016年9月,我市启动“汉中三堰”申遗工作,确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多次召开申遗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各方关系,明确责任分工,全力推进申遗工作。再次期间开展了保护修复与环境整治和堰坝遗址考古研究工作,不断推进“汉中三堰”遗产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不断提升灌区综合效益和知名度,使其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永续利用。
  共同期待“汉中三堰”申遗成功
  国际灌排委副主席、中国国家灌排委常务副秘书长丁昆仑在“汉中三堰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专家评估会”上提出,汉中盆地灌溉农业历史悠久,其中汉中三堰(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是典型工程。其工程技术、管理机制蕴含着深厚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区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申遗材料对有关实物证据和文献证据进行了挖掘、材料整理,从历史沿革、体系构成、技术特点、管理制度、工程效益、价值评估等方面对工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符合国际灌排委员会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申报材料的要求,同意申报。
  同时水利部国科司原巡视员孟志敏,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等专家对申遗工作提出建议:编制灌溉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并尽快实施。同时,在申报材料中应完善兴建三堰的缘由、工程特点、工程技术的借鉴价值等内容,有利于顺利申报。
  据了解,目前,国家灌排委已4次对汉中三堰申遗工作进行考察指导,已列为今年向世界灌排委推荐的三个工程遗产之一。此次专家组在对汉中申遗进行现场评审后,7月,由国家灌排委向世界灌排委报送申遗相关材料,9月,国际灌排委将进行初评,10月公布评审结果。若申遗成功,我市将新增一张世界级“金名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 .
  • .
  • .
  • .
  • .

文热点

读排行

返回顶部